天价的豆腐渣工程

今年三月,美国政府宣布要在加沙建造一个浮动码头,用来接收各国的人道主义救援物资。

虽然在正式启用的第一周内,通过码头运抵加沙的物资,还不够加沙难民一天的用度,效率异常感人,但这足够让欧美阵营争相追捧了。

一时间,国际舆论十分热烈,人类文明的灯塔再次熠熠发光。

然而在5月25日,根据美国媒体报道,浮动码头在竣工9天后被浪冲垮了......

500

耗资3.2亿美元,动用了1000名士兵,花2个月时间打造的人道主义救援灯塔,没怎么使用就轰然垮塌了。

对于美国来说,这是秀没作成,还徒增一国际笑话。

事件发生后,美国网友们纷纷发表评论,或是怒其不争,或是讽刺调侃,但更多的是无可奈何。

因为在美国境内,比加沙港口还要更离谱的烂尾工程一抓一大把,大家早已麻木,无力吐槽了。

比如加州的天价高架桥。

5月2日,一条有关加州高铁项目的推文在美国引起了热议。

推文中包括几张图片,可以看到一段长度为480多米的高架桥,孤零零伫立在早已干涸的河道上,前不靠岸,后不着地,显得有些萧条,也有些破败。

500

当镜头转到评论区,画风一下子变得搞笑起来:

「多么恰当啊,一座在毫无出路的州里无处可去的桥」、「加州政府好样的,花了100多亿,给流浪汉们盖了一个天选露营地」、「110亿美元建造一座半英里的桥,但什么也没有连接,这是个笑话,对吧?」

有一说一,这座桥实际只用了10亿美元而已,没到110亿,因为那是和其他项目加起来的总造价。

但用了3年时间,花费十亿,结果只建了一座不到500米的断桥,也是很离谱了。

用币圈大佬比利.马库斯的话来说,这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成就,加州真有本事。

这段高架其实是「美国首个高速铁路系统」的一部分,但是从2018年完工至今,一直等不到线路的接通。

也许是造价太高,又或者用时太长。

根据网友们的计算,按这进度条,整个高铁项目估计还要一百多年才能完工,但预算至少得有个几千,甚至上万亿美元才搞得定。

毕竟光修一段高架就花了十亿,原本1000亿的预算肯定不够。

眼见项目遥遥无期,烂尾已成定局,加州百姓一边痛斥政府无能,一边表示迷茫,不知加州人什么时候才会有属于他们的高铁。

好消息是,在去年9月,往返迈阿密和奥兰多的高铁线路,终于正式运营了,美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条高铁被佛州人民拿下了。

500

没错,就是那个不养闲人的佛罗里达州。

线路长度总长度为378公里,项目总预算是50亿美元,比起加州的十亿天桥,造价算很良心了。

在高铁通车的那天,美国朋友圈一片兴高采烈。

尤其是美国的交通部长布蒂吉格,终于扬眉吐气了一番,「几十年来,人们一直梦想美国拥有高铁,这次终于实现了。」

说实话,这哥们在近两三年里活得挺憋屈的。

自从2021年在媒体面前放出豪言,声称无法接受中国人享受比美国人更好的铁路交通后,就一直没拿出什么值得称道的成绩。

布蒂吉格的雄心壮志是有缘由的,当时拜登政府刚推出了2万亿美元的「基建计划」,这番话理解为鼓舞士气也无不可。

可万亿大计划落实了三年,效果如何?

反正其中75亿美元的投资,只憋出了7座充电站,还不到40个充电桩,这番落差挺打脸的。

另外,布蒂吉格还老被记者追问,对此有什么感受,是否需要引咎辞职,真是各种辛酸泪。

500

这下好了,美国终于拥有第一条高铁了,尽管这和万亿基建毫无关系,但好歹也是在布蒂吉格任内正式通车的,这是他功劳簿上浓重的一笔。

只是他很快笑不出来了。

在体验过美国首条高铁后,许多美国网民开始吐槽了,行程400公里不到,最便宜的二等座票价就要79和99美元,比开车的费用还要贵出许多。

最关键一点,佛州高铁虽然宣称最高时速能去到200公里,但是由于线路经过多个平面交叉道口,还不封闭,非常影响速度。

全程下来,平均时速最多也就126公里,跟汽车相当。

在美国百姓看来,这充其量就是一条「伪高铁」,毫无性价比可言,美国人的高铁梦,依然是那么风雨飘摇。

除了难以圆梦的高铁项目,让美国百姓更糟心的是那些持续运营了几十,甚至上百年的古董基础设施。

比如全美的道路系统。

500

95号州际公路全长约3100公里,每年维护费用需要上百亿美元,但因为各州资金短缺,拿不出多余的钱来维护公路,所以路面情况很糟糕,大小事故不断,成为「美国最致命的高速公路」之一。

其它让人抓狂的还有95%路况欠佳的华盛顿公路网、以致命车祸多出名的加州州际五号公路等等。

正常来讲,城市富人区的道路总是会比其他区域要更好一点的。

但在这方面,美国公路主打一个公平,哪怕是在亿万富豪聚集的纽约长岛区或比弗利山庄,马路也是坑坑洼洼的,打满了补丁。

据调查数据显示,全美超过40%的公路处于「糟糕」或「一般」的状态,同时因为颠簸路段太多,每年在路上浪费的燃油超过1600亿美元。

除了颠沛流离的公路网,其它基础设施更是隐患重重——

去纽约搭过地铁的,一定会被这里的厚重年代感所震撼,多处墙壁水泥脱落,垃圾满地都是,老鼠随处可见,还有那条服役时间超过百年的老铁轨,堪称「世界最烂地铁」;

美国水坝的平均年龄超过60岁,远超50年的设计寿命,由于维修不善,倒塌和溃堤事件时有发生,而当前大约有9万座水坝面临随时倒塌的危险;

大部分桥梁处于严重老化状态,在全美60多万座桥梁里,有三分之一超过50多年历史,另外有大约6万座存在结构不良的风险;

500

管道老化也是老大难了,不仅造成严重浪费,还影响水的质量,比如长期存在的饮用水污染问题,仅仅在芝加哥,就有大约38万条含铅供水管道向当地80%的家庭供水。

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ASCE)每四年会给全美基础设施状况做一个评估,然后从F到A五个等级进行打分。

根据该协会2021年发布的最新评估报告,美国基建的总体评分为「C-」,也就是「平庸」水平,部分领域「有重大缺陷」。

显然,目前美国的基建还在吃六七十年代的老本,只是还能啃多久,很难说。

正常来说,解决基建老化问题,不外乎翻新修补或者重建两条路。

但是在翻新和重建之间,美利坚政府很多时候更倾向于新建,也就是挖掘新的基建项目,与旧基建毫无关联。

倒不是说美国总统完全置老百姓生死于度外,从小布什到拜登,几乎每一任美国总统都对本国的基建问题很上心,并推出相应的基建计划。

500

毕竟美国当前的基建太烂了,他们不想成为大面积爆雷的背锅者,像拜登的2万亿计划,有一部分就是明确用于旧基建的翻新。

这也不错了,根据土木工程师协会的估计,美国未来十年的基建投资缺口是2.6万亿美元。

虽然很高,但是如果每一任政府都从国库掏出一部分用于旧基建的话,也是能慢慢填上的。

可问题在于,这些基建计划看似很实在,但到了落实层面却像加沙的移动码头一样,一击即溃,不知飘到哪里去。

最主要的阻碍力量是党争问题。

美国的驴象之争有多激烈,大家有目共睹,每次大选前互相找黑材料,写小作文都是日常操作了。

然而不止是大选,在政府行政规划上,双方也是不肯相让。

就拿基建来说,这本应是具有社会福利性质的工程,真搞妥当了,无论对平民百姓、还是政客商人都有好处。

可偏偏对于基建的态度,两党的理解却不一样,一方说要翻新补漏,另一方则说要开拓修新,反正就不能和对方一样。

有一点要说明的是,这一句说的两党不是驴象两党,而是执政党和在野党。

500

众所周知,美国的内阁基本由共和、民主两党轮流掌控,往往这时就会出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无论在野党之前多么反对执政党的基建计划,可是等他们成为执政党后,总会不约而同的,拿出旧瓶装新酒的基建计划书出来,想要对摇摇欲坠的基建设施进行补锅。

最后又面临新晋在野党的反对,熟悉的剧本,只是角色互换罢了。

道理很简单,谁都不想为他人做嫁衣。支持对方自己却讨不了好处,对于驴象两党来说,那是资敌行为。

就这样,美国的基建问题陷入无解的死循环之中。

自拜登提出大兴基建后,两党就一直僵持不下,国会也卡着资金不放。

无奈之下,拜登政府只好不断下调预算金额,从2.3万亿美元,降到如今的1万亿美元。

哪怕是这样,民主党也不敢投放过多资金在修补旧基建上,顶多挤一点出来,进行小打小闹的苟延残喘,就是怕引起共和党的反对。

要知道,两党的权斗能从联邦一直掰扯到各州县及地方政府。

不管联邦出台什么规定,各州不乐意执行的话,照样白瞎,这是美国宪法赋予他们的权力。

500

为了避免过多纷争,联邦政府往往选择以新建代替翻新。

按道理来说,新建也行啊,美国好歹是初代基建狂魔,设备、技术都是顶尖的,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可为何到最后,大部分新建工程总会成为烂尾项目?

只能说,此一时,彼一时了。

一百年前的美利坚,之所以能拿到基建狂魔的成就,主要有两方面因素。

一个是利益驱动,比如西进时期的铁路工程。

为了鼓励大小企业参与铁路的建设,同时分担所需的巨额成本,美国采取「私人投资,政府援助」的模式,给企业又是免税又是补贴。

同时还祭出最大的杀手锏,铁路公司每修筑一英里铁路,可以得到沿线两侧总宽十公里的土地和资源开采权。

这波福利拉满,因此掀起了闻名世界的铁路狂潮。

另一个是镀金时期对非白人族裔的压榨行为。

在美国基建最疯狂的时期,正是华人和印第安人受难最严重的时期。

500

华工贡献血汗、生命,帮助老美大兴美利坚,「每一根枕木下边都有一位华工的灵魂」绝不是传言。

而作为原住民的印度安人则被美国士兵驱赶、屠杀,家园和土地被联邦政府抢占,作为资本家们参与铁路建设的奖励。

可以说,美国的「基建神话」,就是靠投机,掠夺而来的,沾满了鲜血。

到了现在,美国政府想要认真搞基建的话,没那么容易了。

首先是没有多余的土地用作奖励了,不仅如此,想要进行修路、建桥等工程,还要从资本家手上高价买入土地,得不偿失。

另外高昂的人力成本也是一大拦路虎,何况背后还隐藏着时不时就要搞事情的各大工会。

所以大兴基建是不可能了,但是认真搞钱却是极有可为的,讽刺的是,在这点上,美国两大党派总能达成惊人的一致。

很正常,对于这两党来说,剿麻匪的胆子他们没有,但是借剿匪之名敛财的胆子,还是有的,而且大得很。

五花八门的天价豆腐渣工程就此诞生。

像前面提到的千亿高铁项目、两年磨七剑的充电桩,还有旷日持久的波士顿中央隧道,背后总是浮现各路豪强抢占利益的影子。

500

最重要是,在两党默契配合下,工程拖得越久,就能压榨出更多的预算。

经过层层剥削,预算被吞掉一大半,剩下的胡乱建一下就行了,不出事故就好。

要真出了什么重大事故,那也是上帝旨意,跟联邦政府没关系,因为它是将权力关进牢笼里的小政府,只能对灾难表示同情哀默,却没有义务背责。

更黑的是,出事以后灾后救援以及重建工作,又是一笔不错的GDP数据。

这些操作,在美国政坛是合情、合理,并且合法的,公开贿赂换个说法,叫政治献金,钱权交易直接写进法律里面,从根本上杜绝了「腐败行为」。

事实上,正是这一连串政治游戏以及泛滥的腐败,才让美国的债务雪球越滚越大,造出来的基建却越来越渣。

美国要想扭转基建「画饼大国」的局面,只能是两党主动放下芥蒂,通力合作,国内的基建问题才有可能得到解决。

500

只是,目前唯一能让驴象达成一致的事情,可能只有对中国搞事情这件事上了。

—— END ——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