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国“超英赶美”,成为身高增长最快的国家?

来源:四象工作室

500

平均身高固然与人种、基因相关,但并不是不能通过后天来改善的。中国人百年来的增高史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清朝末期,中国男性的平均身高已经一路跌到了一米六二以下,甚至是几万年前的北京猿人(167厘米)还要矮。

清末民初中国人身高是呈下降趋势的,50年间下降了大约2厘米。而到了民国建立前后,中国人的身高开始回升,20年间即上升了大约1厘米。

近代著名的化学家吴宪是第一个提出“营养科学救国论”这种提升国人身高的科学理论:“吾人膳食之所以逊于西人,由于肉类缺乏者为轻,由于牛乳鸡蛋之缺乏者为重。”

简单来说,就是中国人相比西方人“肉蛋奶”摄入不足,只靠高碳水和蔬菜填饱肚子,这也是由于当时的中国生产力水平落后,人民生活贫苦,普通百姓吃上肉蛋奶简直就是奢侈。

而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工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人的饮食结构也在改善。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吃肉喝奶能够补充营养长身体,也渐渐植入普通人的观念中。

作为经济发展势头最为迅猛的经济体之一,1985-2019年中国人的身高增长速度也领先全球:19岁男性身高涨幅第一,增高超过8cm;19岁女性涨幅第三,增高超过6cm。

同样表现出色的还有韩国、沙特和印度,男女身高涨幅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2.8cm/+2.1cm)。这些个国家的共同点就是进入21世纪后经济发展势头较好,人民生活水平有显著提高。

相比之下,一些老牌发达国家似乎已经过了生长的“高峰期”。比如美国人的身高35年来几乎没变化(+0.4cm),甚至19岁女性身高已经被中国反超。

日本人尽管平均身高数据在增长,日本19岁男性平均身高排名却在200个国家和地区间由98名下降至114名,19岁女性平均身高排名由131名下降至146名,涨幅不超过2cm,明显已经落后于新兴国家。

中国人身高逆天改命的背后,不仅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更是对于身体管理和健康观念上的改变。决定身高的因素不止是基因,更是后天的饮食、运动、睡眠、激素等多种方面的综合影响。

最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提醒,警惕“过度营养”,避免营养摄入过多带来的超重和肥胖。也不要有过度的身高焦虑,只要孩子的身高处于年龄段的正常范围内即可。

为了“身高攀比”盲目摄入营养剂、激素甚至做手术,可能反而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