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为美日制造业敲响了丧钟?

谁为美日制造业敲响了丧钟?

 500

谁为美日制造业敲响了丧钟?

答案是,他自己。近年来,有关美国波音和日本制造业事故和造假新闻不绝于耳。

先说说美国波音吧!一听说波音,应该就是高大上的代名词了吧。当我们仰望天空,看到蓝天上飞越而过的飞机,你不禁会想,这大概是波音飞机吧。

当你做梦也想坐一次飞机去体验一次飞行感受的时候,虽然当时你并不知道是什么牌子的飞机,但波音仍然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后来知道了有麦道、空客与之角力,但仍然觉得波音好像略胜一筹。

500

但是,就是经过了这么些年后,一切都变成了过去时。最难以想象的是,波音737MAX客机居然能出现在太空飞行“掉门”不可思议事件;还爆料35架波音737MAX犯了未交付发现油箱异物碎片的低级错误;还出现了多架波音737 Max 9方向舵系统螺栓松动等严重问题;还有波音777-200在起飞后轮胎从空中脱落。这一桩桩,一件件,惊心动魄,堪称现实版好莱坞惊险大片。

面对这样一个世界泰斗级企业的沦落,现在你还敢放心大胆的乘坐吗?就连生产波音的技术员都说,他经常在驾驶舱底部的电线附近找到金属碎片,情况相当危险,“我曾告诉妻子,我永不会坐上波音787”。

人们不会忘记,马航去向成为永久之谜,埃航的痛彻并未久远。据央视的一则统计,波音从1989年2月8日到2000年4月19日这十年间,波音由于各种原因就发生了29起空难事故,导致至少有3641人遇难,几乎所有事故都是机毁人亡,全军覆没。

没有了竞争者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啊!自从1997年波音收购了老对手麦道后,波音公司理所当然成了航空界的“巨无霸”。

在收购麦道公司之前,波音公司一直把研发放在首位,不惜投入巨资进行技术创新。

但在波音收购麦道公司之后,稳坐在航空“一哥”地位的他们就变了,开始更加注重成本控制和利润追求,对研发的投入却在不断减少。

自己人都看不下去了。一味降低研发投入,这将波音引向何处?没有远虑,必有近忧。波音公司内部具有远见的人也开始有了顾虑。2000年,波音公司爆发了一次大规模的工程师罢工事件要求公司增加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并给予工程师更多的话语权。

500

听进去了吗?当然没有。从近段波音前后两个“吹哨人”遭遇离奇死亡可以看出,波音并没有正视自己的问题,而且更是以这种“掩耳盗铃”的做法掩盖问题,这样子今后谁还敢购买波音飞机?恐怕最后埋单的也只能是他自己。

波音质量遭遇“滑铁卢”当然与美国“去工业化”的大环境密切相关。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进入了去工业化进程,制造业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金融业则迅速崛起,成为了美国经济的支柱产业。

制造业的缺失,波音飞机国内生产就没有了上下供应链。因此波音好多机型都外包给境外公司。特别是波音787客机,波音自己只负责了飞机10%的部分,剩下的90%都外包给了全球40多家合作公司。飞机的零部件几乎全在境外生产,而美国波音只负责最后组装,这样就堂而皇之成为美国波音飞机了

更为严重的是,波音为了降低成本,竟然与不太合格的一些承包商合作。据了解,为波音公司服务的工程师缺乏航空航天业方面的知识,每小时收费仅9美元,9美元在美国几乎是临时工

从媒体分析2019年10月印尼狮航坠机事故、到2020年3月10日埃航坠机的“相似性”可以看出,两起事故都是起飞后不久坠机,两架737-MAX都是首先出现操纵困难,继而鼻头朝地(nose-first)呈现俯冲状态后坠毁。

500

这难道是巧合?现在看来,这些事故的发生当然与波音存在“赶工”、“偷工减料”、设计不完备、放松审查这些对“制造业”的“不忠”有密切关系,使得这些本来能够避免的空难却成为了现实。

从波音摔落“神坛”,到日本车企的“集体造假”,美日制造业神话正在一一走向破灭。

近段,日本车企集体造假引发了全世界媒体的关注。他涉及了我们耳熟能详与我们几乎密切相关的所有品牌。当然包括我们满马路上跑的丰田、本田、马自达等。

500

环球时报6月11日报道,日本国土交通省得出结论认为,丰田汽车公司被发现的违规案件不仅违反日本国家标准,还违反包括日本、韩国和欧洲在内的62个国家和地区采用的联合国标准。

日本一直被誉为制造大国,以严谨和精益求精的从业态度闻名于世。然而,这些年来,日本制造业,特别是汽车行业的造假丑闻层出不穷,严重损害了其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信誉和地位。

与美国波音公司存在相同原因就是由于企业成本控制和利润追求。正如早稻田大学研究生院教授长内厚表示:“(日本汽车制造业)本该朝着提高质量的方向前进,但却变得一味追求降低成本。”

这次爆出的问题规模之大,令人咂舌。涉及造假的五家日本主流车企包括丰田、本田、马自达、雅马哈、铃木的38款车型,其中6款仍在市面上销售,违规车辆超过500万辆,造假项目涉及行人安全、碰撞、安全气囊、噪声、排放等多项内容。

曾几何时,以“工匠精神”著称日本制造已经被接二连三的造假丑闻失去光环。

谁为美日制造业敲响了丧钟?堂哥以为,一个企业、一个国家没有了创新、缺少了对技术的追求和敬畏,必将被历史的车轮碾得粉碎。

2024年6月19日*(素材、图片来源网络)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