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用了6秒,吉林一号打破F22神话,歼20这下可以放心去台海了

只用了6秒,吉林一号打破F22神话,歼20这下可以放心去台海了兵器志2024年06月16日 09:30:3911人参与2评论

万万没想到,F22的不败神话,在短短6秒种内打破,吉林一号到底有多大潜能,如果给了俄罗斯,将发挥怎样的作用?

500

近日,一则有关“中国卫星成功跟踪美国F-22战斗机”的视频在国外社交媒体平台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这段只有短短6秒钟的视频虽然最初发布于2020年,但它的再次流行确实揭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随着科技的进步,利用卫星探测甚至跟踪隐形战机成为了可能,对未来战争的导向具有深远影响。

视频中,通过“吉林一号”这颗商业卫星捕捉到的画面可以清晰看见一架进行高速飞行的战斗机,根据其后掠翼布局和双垂尾的特征,被许多国外网友和军事媒体认定为美国空军的F-22“猛禽”隐形战斗机。

这种类型的战斗机因其设计上的独特“低可观测性”,一般认为在传统雷达系统上较难被发现,然而,本次视频的曝光无疑挑战了这一传统认知。

500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F-22战机在设计时大量采用隐形技术以减少雷达反射面积,其雷达截面积(RCS)被降至极低,但并非意味着它就变得“看不见”。隐形战机的雷达信号特征,虽然微小,却依然存在。

其能被探测的可能性,与战机被照射的角度紧密相关。在这一点上,结合卫星技术和雷达探测,特别是考虑到红外探测等手段的融合使用,显然增强了对隐形战机探测的可能性和精确度。

此外,从俄罗斯媒体的报道和俄罗斯网友的反应中可以看出,中国在这方面的进展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俄罗斯也提到,中国的技术可以在300公里外通过红外光谱探测到隐形战机,如果给了俄罗斯,定然能发挥巨大作用,有俄罗斯网友还感慨,我们何时才能拥有这样的卫星。

500

如此一来,传统的“隐形”优势将面临重新评估。随着对手探测能力的提升,原先依赖隐形作为主要优势的空中作战单位可能需要重新思考其战术和战略部署。

同样,这也对军事装备的研发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国家和企业投入更多资源于反隐形技术和新型探测系统的开发。

其实某种程度上来说,吉林一号虽然技术先进,但实际上,更多的是美国F22战机言过其实,所谓的不败神话,水分太多。

不久前,美国主动披露日本横田基地F22的数据,称F-22的飞行高度为15000米,而这一数字与美国军方之前对外宣称的20000米有着显著的差距。这一揭露不仅挑战了公众对F-22性能的既有认识,也对中美两国战斗机的性能比较产生了新的影响。

500

相对而言,中国的歼-20战斗机飞行高度可达18000米,原本被认为在飞行高度上略逊于F-22的歼-20,现在看来却有了明显的优势。

这无疑给美国航空力量的形象造成了冲击,同时也让人们开始重新评估中美在高端战斗机技术上的竞争局面。

对此,有分析认为,横田基地的数据曝光可能并非偶然,而是一种策略性的行为,意在通过向公众披露真实数据来调整全球对美国军事能力的预期。

一方面,这可能是为了减缓中国在武器装备研发上的迅速进步,因为中国的科研能力被认为在不断提高,如果基于错误的预期进行科研投入,可能会导致资源的误导和浪费。

另一方面,通过降低外界对F-22性能的预期,美国可能在寻求某种战略上的平衡,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国际安全环境。

500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F-22长期被视为美军在亚太地区的空中优势象征,但如果真正进入战场,这种技术上的差距可能并不足以确保其在面对解放军时的绝对优势。特别是在当前美国不断强调台海冲突可能性的背景下,F-22并不是一个绝对的制胜法宝。

同时,隐身技术的对抗也是一个关键点。解放军的歼-20战斗机已经在多个场合证明了其出色的隐身能力,包括在台湾海峡的多次飞行活动中,即便面对世界上密度最高的防空系统,歼-20仍能有效避开美制雷达的侦测。

综上所述,尽管“吉林一号”捕获F-22战斗机的视频只是一个小插曲,但它所代表的技术进步及其潜在的军事意义远远超出了视频本身。

随着全球军事平衡的不断演化,这类技术的进步不仅改变了战场的规则,也为未来的安全环境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