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内政风向,在莫迪第三任期会出现什么重大变化?

编者按

印人党始终将推进印度教民族主义政治议程,视为其根本执政目标之一。过去十年执政期间,印人党依靠莫迪个人魅力吸引选民支持,并通过印度教民族主义意识形态叙事,掩盖自身在经济发展、社会公平等议程上的不足。此次选举印人党席位不及预期,表明依靠领导人个人魅力仍然存在一定局限,同时,尽管印人党印度教民族主义意识形态在政治和文化层面,深刻改变印度社会,但面对糟糕的经济社会治理表现,其意识形态议程已不再向过去一般“无往不利”。印人党大概率不会放弃强势领导人加高举意识形态大旗的政治策略,但此次选举结果将对印人党及其上述两项政策构成制约。当然,作者指出,此次选举结果远不能说印度已扭转印度教民族主义叙事对政治生活影响。事实上,印反对派仍无法提出与印人党相当的意识形态观点,其内部能否保持稳定团结也并不明朗。因此,反对党阻击印人党印度教民族主义叙事的斗争,才刚刚开始。南亚研究小组特此编译本文,供读者批判参考。

作者 | 苏哈斯·帕尔希卡

编译 | 章钰珏

审核 | 王娇杨 张谦和 

编辑 | 杨春雪 俞欣怡 江怡

500

2024年6月4日,拉胡尔·甘地(Rahul Gandhi)和普里扬卡·甘地·瓦德拉(Priyanka Gandhi Vadra)抵达印度新德里的党总部。图源:路透社

当印人党发动媒体攻势鼓吹莫迪大胜预期之时,印人党“险胜”却似“完败”。而当政党及领导人被预设为“无法战胜”时,执政受限将给予该党巨大打击。这就是印度人民党的困境。在连续两届以绝对多数席位执政后,印人党此次或“拄着拐杖”进入第三个任期。当下,三个问题恐进一步复杂化印未来内政局势。

第一,印人党在人民院实力减弱,除非该党愿意投入巨额资金“收买”人民院在野党议员,否则这一现状将阻碍印人党推进自身议程。第二,印人党席位数虽下降,但该党得票率接近38%仍保持强劲,说明印人党实力依旧较强,远未到落败的地步。第三,为了重新组阁并维续此后五年的执政,印人党不得不向盟党妥协,而这对该党领导层来说极其困难。未来,印政坛恐出现更多政治阴谋和报复事件。

本文作者反复强调,就像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自2014年以来一直为印人党的成功立下主要功劳一样,此次选举结果不及预期,同样也与他脱不了干系。无疑,印人党建立了一个庞大的选举机器,而这台机器的主要动力来源正是莫迪本人。当前,印人党在非传统据点印东部和南部取得进展(以选票份额为标准而非席位),主要归功于莫迪。其在印西部马哈拉施特拉邦等地严重遇挫,也说明莫迪的个人吸引力有限。理解“莫迪品牌”,就能解答今天印度政治中三个最重要的问题——印人党迄今为止取得了什么成就?如何取得的?这对印度的明天和未来意味着什么?

500

图源:the Print

首先,不可忽视的是,印人党已从根本上改变政治话语,设法用一连串虚无缥缈的幻梦掩盖经济困境真相,尤其是用“印度教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狂热掩盖印人党政府经济绩效不佳等一系列实质性问题。这些元素在2014年印人党的胜利中已初见端倪,但在随后的胜利中变得更加明显。这些元素,使得人民党及其现已不那么需要的母组织国民志愿服务团(RSS)在实现其百年目标的重要里程碑上取得重要进展,即使印度教民族主义成为印度文化和政治的通用语言。

若认识到印人党对政治的核心贡献,对当前选举结果的解释便可纳入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更大历史转变中。本次选举比以往的任何竞选活动更尖锐地暗示并直接号召抬高印人党的宗教身份。尽管在野党努力将竞选重点转向分配和社会公正问题,但效果甚微。印人党则以更高调的少数族裔恐惧来作为回应。这正是“莫迪品牌”的关键:它响应社会对救世主般领袖的需求、以强势人格应对全球挑战、满足印度教化权力结构的百年愿望、煽动选民反对“他者”言论,并讨论成为经济强国的抽象理念。

莫迪政权将“印度教民族主义”和“个人崇拜”带到了舞台中心,其他政治举措和政策则附属于这两点之下。此次选举削弱了印人党的同时,也对这两者起到了制约作用。然而,莫迪和印人党不太可能放弃上述策略,这就造成一个坚定个人崇拜的领导人与政治交易和妥协共存的紧张局面——印度教民族主义的“广泛认可”与“势头疲软”现象并存。印人党的第三个任期预示着未来更多可能性,通过修宪摆脱多党制民主政治之路虽诱人却会更加艰难。

同时,在野党需保持谨慎。尽管经济困境带来的失望或让印人党处于劣势,但在野党若声称选民已放弃印人党也是不对的——事实上,选民并未明确否定印人党的傲慢行径,也未明确拒绝其意识形态。

因此,在野党仍面临严峻挑战。尽管霸权的外在政治表现或被遏制,霸权本身仍然存在,且在野党缺乏反制其意识形态的策略。随着印人党实力不断削弱,在野党对其制约力或持续提升,但在野党是否有意愿和能力对抗印度教民族主义霸权仍是未知。

莫迪执政十年表明,即便政府经济和治理政策不得民心,相当一部分民众仍会支持印人党的基本议程——印度教民族主义。该议程不是简单的个人崇拜或践踏民主规范,而是改变印度思维方式、使其同质化并带来印度数百年未见的可怕宗教和文化转变的核心手段。暂时的势力削弱或无碍印人党继续推行其排他性议程。

此次选举结果只是为未来的政党执政开启了更多可能性。印人党将很快从“失败”中恢复推进其核心政治议程。在野党联盟需充分意识到,它们并没有在这次大选中取得根本性胜利,它们不过是得到了重新定义政治立场的机会。

作者简介:

苏哈斯·帕尔希卡(Suhas Palshikar),印知名政治学者,《印度政治研究》期刊主编。

本文编译自《印度快报》2024年6月5日文章,原标题为:After Lok Sabha election verdict 2024:INDIA's challenge has just begun,原文链接为:https://indianexpress.com/article/opinion/columns/lok-sabha-election-results-2024-opposition-congress-9371843/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