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维权这事儿挺无聊的,聊聊电车更新迭代快的底层逻辑

电动车更新迭代快,一方面是技术进步带来的生产力提升。另一方面则是汽车行业普及“平台化生产”后的必然结果。

什么叫平台化生产?最朴素的理解就是以同规格的汽车底盘构架为基础的生产线,底盘的规格固定,相应机械部件与电器元件的规格固定且模块化。

再大白话一点,底盘不变,车身换壳,车内配置微调即可。比如特斯拉的model 3和model Y,其本质就是同平台下的两款外壳不一样的车,我戏称其为“同素异形体”

500

我之前在吉利工作的时候,接触的就是其内部当时称为BMA的平台。类似的平台其内部还有很多。在平台化生产时代,可以说所有新车的开放都是围绕固定平台进行的,不同的车型(指的是底盘架构层面的区别,比如轿车跟SUV)以不同的平台进行区分即可。

500

这种模式的优点显而易见,在平台化生产之前,汽车制造商需要为每一款车型开发单独的车身、内饰、底盘、悬挂、发动机以及变速箱等核心部件。相较于平台化生产,其研发成本高、零部件采购与整车生产不容易形成规模经济。

对于车企来说,平台化生产最大的好处就在于:

1)可以降低新车投产的成本。

单说模块化之后,类似于前后挡板的开模费用都可以省去,其他的就更不胜枚举了。

2)可以大大缩短新车投产的周期。

同平台车型开放,变数被大大削减,投产过程中各测试阶段的问题会大大减少,问题关闭的需求也会大大下降,最终拉快投产周期。

比如,国外传统的汽车投产周期在五年左右,国内车企早些年因为市场竞争压力将其干到三年,现在有了平台化生产的加持,同平台车型能做到一年一更。

但缺点嘛,也很明显,就是平台化限制了其后续车型的多样化。因为车企搞一个平台出来,肯定不是出一款车型就完事儿,后续类似的车型都会在平台的基础上去开发。

对于像问界这样的新车型,其对应的平台肯定是不多的(厂商不可能在新车上市的头几年就爆肝多个平台,要知道,一个平台很大概率就意味着要修一条新的生产线,甚至一个新的整车厂),再加上单一平台的建立本身就有周期。在这样的客观条件之约束下,厂商又要保持类似于手机厂那种一年一更的节奏,其结果就一定会是在现有平台的基础上,出换壳车或者改款车。

从好的方向看,整车生产成本降低,投产周期缩短,这是我们汽车工业的大进步,同时也会带来汽车价格的整体降低,也是能够惠及消费者的。这恰恰是海外车企在其当地产业条件下难以企及的神迹。

但凡事有利就有弊,弊端就在于投产周期的压缩一定会刺激改款车的横行,这就会导致部分车主对于汽车保值性的体验感拉胯。

一方面是车企平台化生产+投产周期极限压缩,一方面是车主对于爱车保值性的在意,在当下这种行业趋势下,这其实不太好调和。

首先,你让车企不搞平台化生产嘛,这显然不现实,因为成本控制不下来;其次,在国内如此内卷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环境下,降本与压缩产品周期其实都属于刚需。

所以车主们应该先理解电车迭代更新快背后的现实逻辑,然后再评估一下自己内心对于“电车要保值性”这种近似于乌托邦的想法。

毕竟即便是改款,其根本性的改变仍然是有局限的。只要当下这款车能满足自己的日常需求,心态就应该放宽点,欲壑难填对于人类来说并非是一件好事情。

身为2023款腾势D9车主,比亚迪背刺我的速度可比问界快多了(2023.8-2024.3),但也许是我在汽车行业干过,也许是我这个人向来不太拘小节,所以对此并没有什么感觉,甚至连相关新闻都没怎么关注。

我现在这个老款腾势用起来其实就挺不错的,该有的功能都有,车上的大屏幕还可以看哔哩哔哩,偶尔还能在车内KK歌。每天往返成都跟眉山,续航里程也够用,那还在意所谓的保值性干嘛呢?

而且再多一句嘴,既然你已经从汽车平台化生产中享受到了汽车价格白菜化的好处,那完全没必要反过来再奢望汽车还能保值,这种想法本身就挺矛盾的。做人还是不要过于地贪婪,这也想要,那也想要,那是不现实的。

所以,问界车主维权,不是不可以,但我是没有兴趣与之为伍。有这个时间去瞎折腾,不如玩玩游戏,鸡毛蒜皮的事情多了,伤身。当然,你要说我是友商给钱去砸对面招牌的,我表示理解,毕竟国内新能源市场太卷,一旦卷起来,人类哪还记得什么礼义廉耻。

此外,我还是想再多提一嘴,真没必要以这些事件来拉踩国内的新能源车,也没必要秀什么燃油车的优越感。合资油车更新迭代慢,有多方面的原因,有油车平台化生产/模块化生产效能不如电车的原因,有相关产业链成熟度的问题原因,也有先发优势导致市场竞争意识不强的原因。。。

用油车还是用电车,纯属个人的喜爱偏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无论是老苏的雷凌,还是我的腾势D9,这都是个人的选择,冷暖自知。

同样,老苏开日系车也没啥不好的,毕竟我上个车也是日系,日系双擎在油车领域里确实省油这点没必要否认。但新能源是大势而日系车在新能源上已经失去了发力点,这也没必要否认。

在汽车行业搬过砖的我对于汽车的品牌没什么感冒的地方,反正配套的零部件全是国产的,整车厂就负责组装一下。品牌这种东西,太玄乎,不如信一分钱一分货来得实在。

当然,问界与华为背后的流量以及商战需求,才是这些以理性目光与修心态度审视后无聊透顶互联网节奏的根源。

就这点而言,我的呼吁其实也更加无聊,索性就不继续呼吁了,直接把这些当作欢愉的燃料即可。

戏雕!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