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最牛的学霸选考中专,次一些的考重高
【本文来自《全员上普高,差生的春天来了?》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曾经,最牛的学霸选考中专,次一些的考重高。
因为那时考进中专可以获得城市户口,可以分配进机关国企,一张中专文凭几乎等同于一世铁饭碗!
父母永远希望子女有更高的起点,更稳定的生活,更好的收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莫不如此。
问题的根源不在于教育,而在于父母从其在社会上摸爬滚打的经历中学习到了什么,在于他们能看的多远!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与“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两句或究竟哪句是错的?我觉得两句都是对的,也都是错的。“读书”应该理解成学习,而不是考试。学习是自己的成长,考试是与别人竞争,所以如果理解成考试,那考不过就是“下品”人。而“行行出状元”虽然是在鼓励人在各行各业成长,但“状元”这个词本意就是指考试第一名,难免给人读书才是正解的暗示。不如把“状元”改成“魁首”好些。
父母们从小在这样教育体系内成长,不断在社会上获得在这样教育体系下取得成功的案例的正向反馈,于是乎只能不断的为这样的教育体系添砖加瓦。堡垒越来越坚固!
现在,教育已经不仅仅是教育部、学校、老师的事了,它需要全社会转变认知才能提高或进化。
而当下,教育能做的事就是放开和做实,用最大的包容度去引领每一个想要学习成长的人(不仅是孩子),教给他们真正可以立身的知识与技能,并建立起一个符合发展需要的务实的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