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程了,但今年春运数据吓我一跳

跟看春晚广告一样

每年这个时候我们也会去看春运数据

相比多少亿人次,春运数据反应的问题其实更耐人寻味

本质上这是一次涉及全国基本面的流动人口、经济消费的年度盛事,它能反应的问题其实非常核心

而2024年春运数据又格外引人关注,在我们统计了这么多年的春运数据了,今年最为特别

2024年春运时间是从1月26日到3月5日

跟往年一样都是以春节为节点,往前15天+往后25天,前后40天

500

今天是春运第23天,还有17天春运才结束,但今年目前展现的数据已经相当惊人

01

这是我们统计春运数据以来没见过的

统计春运数据我们也做了四五年了,每年都会在国家交通部网站上等前一天的数据,然后进行汇总

今年也不例外,截至发稿前最新发布的2月16日数据,春运前22天的详细数据已经出炉

说实话吓我一跳

截至2月16日,春运前22天全国累计春运人次已经到达50.93亿人次

相当于全国人口的3.6倍,相当于全国人口在短短40天内迁徙3次

500

数据来源©交通部

2023年的春运数据是47.33亿人次,但这是全部40天的

今年这里的50.93亿人次是截至2月16日是前22天的量

平摊到单日就是单日2.3亿人次的流动,这往后还有18天的春运数据

我们按照前22天的平均值2.3亿人次/天来计算

今年的春运数据可能会在50.93+2.3✖18

92.33亿人次

哪怕后面18天数据不如春节前,今年的春运数据也会在90亿人次浮动

90亿相当于我们总人口的6.4倍,比80亿世界人口还要多10亿

是我统计数据以来翻阅历年数据里从未见过的数据

500

2014年-2023年数据来源©交通部

巧合的是码字到一半翻到今年交通部在春运前开的一个会

他们预估了今年春运的总人次,2024年我国春运人次将达到90亿

500

也就是说2024年春运总人次就在90亿上下

如前所说这是春运以来没见过的数据,也是一个开创历史的数字

这里面每一年的数据我都核对了两遍,因为哪怕写到这还是觉得难以置信

难怪今年的火车票这么难抢、难怪今年那么多高铁班次晚点,也难怪那么多车辆会被堵在高速公路上

这一切都因为我们刚刚经历的2024年春运是一次创造历史记录的春运

02

今年春运一个让我没想到的地方

我们试图将数据分拆时间和交通工具两个维度来看

时间维度看今年的高峰期出现在2月8日、2月15日,分别是腊月二十九、正月初六,不出意外的话第三个高峰会出现在正月十六

500

整理自©交通运输部

厉害的不是每个数据空格里面填充了多少数字

而是这些数字跟往年对比起来,到底起了哪些变化

我们跟2019年对比,2019年春运数据是29.8亿次,2024年数据是2019年的三倍,多出来的2/3多在了哪

铁路稳扎稳打,公路总体算平稳

但细分出来的非营业性小客车(私家车)涨幅非常明显

500

同样整理自©交通运输部

尤其是春节后这个时间段,基本在50%到60%的涨幅

不要小瞧这些数据浮动,超20%就已经是大幅波动,超过40%已经是现象级

而50%-60%是质变才会有的幅度

而且这个时间段挺有意思,正月里-上班前

也就是说今年春运数据里,私家车数据而且就在上班前

那大概率是出行旅游了

很快携程租车就发布了一份数据,今年的租车订单比2023年增长近1倍,相比2019年涨了4倍

500

而且这部分自驾车的目的地基本锁定海口、三亚、昆明这些旅游型城市

500

实时数据来看,昨天下午(2月17日)下午5点左右,全国拥堵TOP1集中在海南三亚

而平时主要的拥堵路段还在北上广

500

租车数据只是一个佐证

说明今年春运的一个极为特殊的消费现象出现了

就是更多人开始选择自驾出游,不管你是买的车还是租的车,也不管你是走亲访友还是短途旅游,这个趋势极为强势

背后体现的消费能力、消费观念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相比2019年,哪怕相比去年,今年的春运数据都已经发生质的改变

就从春节后正月里我们自驾游开始


03

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今年春运最重要的一个变化

而这也牵扯出了春运结构开始发生改变

这也是今年春运迫不及待想跟各位分享的

全部出行工具来看,对比2019年的数据总体是这样的

500

首先水运交通的锐减,这个不难理解,水运时代早就被陆运接棒

其次上面那份数据里,唯二数据锐减的就是营业性客车的通行人次

现在坐汽车回家的人还有,但相比以前少了很多,我同事moon去年就做过一个关于汽车站生存状态的选题,现在的汽车站没落了很多

最后就是非营业性小客车的出行量也就是私家车,数据飙得非常

几乎每一天都是对比2019年同期(农历同期)都是30%的增幅

500

整理自©交通运输部

这个增幅跟其他交通工具比起来也最高

500

整理自©交通运输部

这也是今年春运的最大变化

而这也直接造就了今年90亿人次的历史数据

因为90亿数据里有80%都是来自小汽车

在春运发布会里有关部门不仅预计了90亿人次的数据

也做了细分,这其中铁路、公路、民航、水运客运出行人次预计大概是18亿人次

其余80%都是自驾车出行

72亿人次的自驾车出行啊,什么概念,又是一个史无前例、创造历史的概念

中国汽车的保有量在2023年已经达到4.35亿辆,而2022年已经是我们第三年站上全球汽车保有量第一的位置

全国有94个城市的汽车保有量超过百万辆,相比2022年又增加了10个

汽车正在像当年的电视机、冰箱一样进入千家万户

与此同时我们的高速公路里程超过535万公里,这个数字已经来到世界第一

当然,作为基建狂魔的子民我们对这些数据并不陌生

但各位不知道的是,连接着这些高速公路的新改建农村公路里程,截至2023年底也达到近270万公里

这背后连接着1100个乡镇、10多万个村

所以今年过年不知道各位有没有注意到,身边开汽车回来的人变多了

这是我拍下的正月初三在安徽省安庆市下面的望江县街道上的场景

大批返乡车辆挤在街头,有那么一刹那我觉得自己回到上海晚高峰

500

拍摄于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2月13日(农历正月初四)

还有此时此刻上新闻的依然被堵在海南三亚的自驾旅客

500

©上游新闻

这次春运就是一个极佳的横截面

从基建到硬件,汽车产业的数据都在以惊人的速度生长

一直沉浸在房地产氛围里的中国经济,此时此刻他的增长极似乎比想象的丰富

汽车当然不是唯一的增长极,但一定是增长极之一,而这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汽车时代的前奏

一个时代的开启其实没有那么波澜壮阔,往往都无声无息出现在这些数据里

04

原本到这里春运数据的分析差不多结束

但今年春运数据里的一个城最后还想分享一下,因为这个城市可能在创造历史

每年的春运大多是从东部迁出、中西部迁入,返程再从中西部迁出、东部迁入,今年当然也不例外

我拉出2月7日(腊月28日)的迁出TOP10城市、迁入TOP10城市

以及2月16日(正月初七)的迁出TOP10城市、迁入TOP10城市

500

这几乎是你我春运轨迹的写实,年前从东部沿海回到西部老家、年后再从中西部返回一线城市,当然啦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但这里面最有意思的是成都

无论年前年后它都是top级迁入地

我去看了下成都年后的迁入都是从哪些城市迁入的

500

不乏北上广深这类一线,以及天津、南京、杭州、武汉这类强二线,还有郑州、合肥这样的强省会,也是少见

一个返程时间里,大家从一线、二线...返回成都,足以证明成都这座城市的人口吸引力

成都以外我还想分析两个样本

首先是我们编辑部base的上海,作为典型的超一线城市,除了上面的年前迁出、年后反流这些基础现象之外

上海的春运人口充分体现了超一线对环沪人口的致命吸引

500

而与之相对应的作为人口虹吸对象,类似安徽北部城市阜阳他的人口迁出目的地,有省会合肥、江苏南京、再是北京、上海

500

这两个城市的人口迁徙状态几乎是北京、广州、深圳这类一线城市

和北京的保定、廊坊等环渤海、广州的佛山、清远等珠三角等城市群的通用轨迹

也是春运故事里的典型画像

05

为什么试图去看春运数据

其实就和去看春晚做了什么广告一个道理

同样的春晚前的十分钟,同样惊人的收视率,为什么去年是19个广告、今年却可以做到23个,为什么去年只有酒的广告,而今年却可以百花齐放

没有事情是平白无故的发生,也没有事情发生后就平白无故的消失

我们看到的永远是一个过程,连接着前因后果

春运就是一个关于流动人口、经济消费的最新进程

在这个过程里我们看到了航空消费原来已经相比2019年达到接近15%的涨幅,成为越来越多人出行的选择,没有相应的消费能力、消费理念是不会出现这样的数据的

我们还看到了中国节点型城市正在变多,富庶的并不只有东南沿海

我们更看到了一个重大趋势,那就是从春晚广告、到春运数据里的汽车存在

这是今年关于春晚、春运数据里最亮眼的表现,不知不觉原来汽车已经来到如此位置,这背后对应的中国经济转型、增长极的接棒不言而喻

这一切,都是中国经济的一部分

经济学家往往都会说经济是有周期的

而通过春运这些小的切口我们看到的东西可能更真切更有温度

以上为正文,来自巧克丽丽

站务

  • 观网评论4月爆款文章↓

    4月初,美国财长耶伦访华,一时间“中国产能过剩论”被炒作起来,观察者网专栏作者陈经从“三个美国女人”的独特角度,阐释了中国产能包括新能源产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还对美国政......
  • 欢迎大家收看《这就是波音》

    有幸收到《这就是中国》节目组的邀请,和张维为老师以及主持人何婕一起做了期节目。而作为波音买办、中文互联网波音黑梗的创造者、737MAX的终结者、嘲笑北查尔斯顿工厂之人、最大......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