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更加准确的理解古人的思想观点”,最有效的途径仍然是读书,读古人的书

【本文来自《在日常生活“让生僻字用得更多些,不再生僻”的后果,就是增加负担,引起混乱?》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不得不然
  • 知道一千个常用字的甲骨文来源,理解一下古人是怎么造字的,进而更加准确的理解古人的思想观点,知道我们的来处,这个想法能接受吗。

作为真的认得甲骨文的我,可以很明确地告诉你,汉字就是汉字,你想通过“理解一下古人是怎么造字的,进而更加准确的理解古人的思想观点”,这其实基本上是行不通的。一个时代自然有一个时代的风貌,比如“甭”这种字的产生时代就很晚,早期人们造字一般都不会用这种法子。这种差异,要往细里深里去琢磨,当然可以得出一些有意思的结论,但是未必很多。

实际上“更加准确的理解古人的思想观点”,最有效的途径仍然是读书,读古人的书。

很多人因为不了解,所以对汉字有过多的迷之想定,一说汉字就觉得汉字承载了多少多少。看似是把汉字的重要性提得很高,但是其实是把汉字割裂、隔绝、孤立起来了。从哪儿割裂、隔绝、孤立起来的呢?从文本。

所以虽然外界习惯上以为,我们所研究的这个行当,叫“古文字”,但是事实上,我们所研究的是古文字与出土文献。大家都知道复旦有个古文字的研究中心吧?但是实际上中心的全名就是: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当然了,校内的行政部门习惯用简称,一说就你们“出土”的如何如何,也是挺让人遭不住的。

500

因为清华简,大家也知道清华有个古文字的研究中心吧,但是实际上中心的全名是: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

500

清华大学的李学勤先生有本书叫《重写学术史》,这个名字的意思,大致上也可以就理解为是你说的“更加准确的理解古人的思想观点”。但这并不是从古文字入手的,而是从新出土先秦文献入手的。很多佚失的文献,造成了学术史的缺环,我们以前看不到,所以只能根据传世文献去理解古人的思想观点。而出土文献有很多新东西,那自然是打开了一扇理解古人的思想观点的新窗口。

比如郭店楚简有一篇《太一生水》,是以前从来没见过的道家文献,那么想要更加准确地理解战国人的思想观点,这篇用战国楚文字写成的文献是不能不读的。但是为了阅读这篇文献,是不是所有人都必须去学战国楚文字?那倒也未必。因为研究古文字的学者,早已做好了释文公布了出来。那些不懂古文字的学者,就可以拿着用现代汉字写成的释文(这个释文甚至还能带着疑难字句的注释)去进行研究,就跟阅读传世古书一样。

当然了,由于整理者水平的低下,导致释文质量不高,连带着把一些不懂古文字的学者也带进坑里的事情,也是有的。比如某篇竹书文献里出来一个怪字,整理者释为“豸”。然后就有学者急急忙忙根据这个意见,洋洋洒洒写了一篇讨论先秦“豸”的哲学意义的文章,发表在了《文史哲》上。但是其实书一公布,很多古文字学者就已经认出来所谓的“豸”其实是楚文字里用来表示“一”的一种写法。如果那位学者不是那么着急发论文,而是多关注一点古文字学界的研究讨论,看看我们在书一出来之后就连续熬几个夜赶出来的新释文,其实这种笑话本可避免。

站务

  • 观网评论4月爆款文章↓

    4月初,美国财长耶伦访华,一时间“中国产能过剩论”被炒作起来,观察者网专栏作者陈经从“三个美国女人”的独特角度,阐释了中国产能包括新能源产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还对美国政......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