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费用在哪里想到的
普京引用老话“那些不想给自己军队花钱的人,最终都把钱花给别人的军队了”。
与网友讨论的时候聊到了清朝末期就是把军费给了英国、日本......
由此,想到探究一下甲午失败的原因。
我想还是从最基本最浅显的地方开始探究甲午战争的失败。
战争失败的原因就是己方军队打不过敌方军队。
1、武器不够先进;
2、战略战术思想落后或错误;
3、后勤无法支撑己方军队作战;
4、军队战斗意志不足;
这个四个原因相互影响最后导致战争的失败。具体到甲午战争中海战失败,可能有以下原因:
1、主力舰足够先进,但是其支撑的战法却相对过时,无法应对日海军装备速射炮的舰艇。2、后勤无法跟上,这里不再赘述。
但是,导致以上不足,从而战争失败,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这个原因是清朝的最高统治者 不愿意战争获胜。
这个不愿战争获胜的统治者就要回看开头的那句老话了。这帮清朝的统治者认为把钱给英国、日本的军队也要比给自己的军队强。又或者说当割地赔款的时候,地是自己鞭长莫及控制不到的地,钱是江南、湖广地方大地主凑的份子钱,不割也拿不到北京的钱。再者,如果把钱给了军队,可以预见的结果就是助长洋务运动。说不定就有人给李鸿章穿黄袍了,李鸿章不做,也有张鸿章,王鸿章。
个人看法,清朝北京的统治者无法从政治上支付将全国整合为一体的组织成本,任何组织的维持&形成都需要付出组织成本,这个成本即是实际的钱资粮饷又是政治上的技术谋略更是一些创新理念(比如德先生和赛先生,而满人也无法举起民族主义的大旗)。
说的通俗简化些,就是慈禧这帮满清人害怕李鸿章那帮汉族杀去北京夺了他们的鸟位。这可比八国联军占了北京要求赔款恐怖的多。历朝历代,从有国家的概念起,统治者就一直担心过强的军事力量及其领导者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那么假如清朝皇帝英明神武、天降猛男,他应该怎么去支付这个组织成本呢。这个清朝皇帝需要突破自己的历史局限性。首先皇帝如果是女儿身,他一开始就需要支付成本,靠骗、靠偷袭,总之就是瞒过所有人她是女性,或者以皇帝母亲的身份经营许多年(还有人骂她垂帘听政),再或者她就要宣传男女平等、人人平等,将女人能顶半边天理念根植于人的思想中。
让军队忠诚于自己也需要很多恰当的方法与技术,付出巨大的精力,比如找到足够多的粮食供给基本由精壮小伙构成的庞大军队,寻求与军队将领联姻,改革军队管理制度,将军队的日常管理与指挥作战分开,最好的还是引入政委制(过去有很多尝试,兵符、府兵制、征兵与募兵),搞不好就会使兵、将不相互熟悉进而导致军队战斗力降低,提高单兵战斗力的同时又要担心兵士对自己的领导不满,最终还是要改革理念,改变军队一级一级附庸于领导个人的状况,进化的方向也只有“强烈的爱国情怀”,“人民军队为人民”,“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一个自然人是不可能全方位突破自己的历史局限性的,没有什么天降猛男。当然,一时的胜利也不需要全面的突破历史局限性。以上也是我最近看到普里戈金反叛,功高震主的说法而想到的。想起俄军战力的讨论,从谢尔久科夫军改,绍伊古军改到现在,俄军的战力怎么提高?对中国的影响?皇俄是不可能皇俄的,我看最后还要看那个幽灵,一个游荡的幽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