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高中数学不需要很高的智商,只能说数学天赋好的占优而已,但也是极个别
【本文来自《学霸爸爸每天辅导儿子数学仍考43分,父母辅导孩子学习时有哪些技巧?》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作家不若君
初高中的数学还用不到多大的智商?有些小学数学题都难倒北大数学系教授爷爷了。
我家里三个人是教师,就数学来说,有些学生就是无法触类旁通,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学会一道几何题,稍微变个形状就不会了,
在高职学校,有些学生尤其是女孩子非常努力,数学笔记都记了厚厚好几个本子,但一上了考场,成绩连重点高中末尾的学生都不如,这种学生学文科,死记硬背复读几年,或许能摸一摸三本的门槛,指望他们靠刷题,拼时间,考理工类211,985,哪怕是一本,都如同痴人说梦。
今年提高高考提高数学难度,就是为了筛选高智商人才应对西方的科技战,卡数学卡物理成绩,防止低智商刷题怪靠死记硬背混进一流大学,而且命题组这几年会坚持这种命题思路。
不认可你的观点。考名校估计和智商有那么一丢丢关系,但考211和普通985则普通智商加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学习方法就可以达成。
你举的例子不能支持你的观点的,上职高的学生就很少是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至少在初中时没形成才考不上普高,而职高的培养目的、师资力量、学习氛围致使大部分学生在高考知识的学习能力上得不到提升,才会出现你说的情况,但这个与智商无关。学好高中数学不需要很高的智商的,只能说数学天赋好的占优而已,但也是极个别。很多的家长、学生甚至老师并不能明确的区分学生需要掌握的学业什么是信息什么是知识,更不能区分掌握知识和信息需要不同的方法去达成。即使知道一些相关知识也不愿多花时间和精力去培养、训练小孩或自己。
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养成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如果没有自觉培养,只是懵懂的学习,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提升当然不快,且具有一定得偶然性。
所以有的网友说突破学习障,但这个说法太玄学了,其实就是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发生质变,直白点讲就是打通了归纳学习和指令学习之间的任督二脉,学起数学来就简单了。
B站Up主于建国博士基于计算机学习、生物学、心里学等多个学科从一个和传统认知不同的角度对于什么是学习、如何提高学习能力做了一个系列视频(免费),而且现在还在进一步寻找适用于一般人群提升学习效率、学习能力的尝试,并不断更新,值得认真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