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搞研发的经历看,国内目前的生活、工作方式,对实现突破性研发有不足之处

【本文来自《我在哈佛见了几位中国留学生朋友,说说他们认为“芯片战”谁会赢》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从我个人搞研发的经历看,国内目前的生活、工作方式确实对实现突破性研发有不足之处。我十多年前完成了一个小产品的技术开发,那时十多年前美国已有三款产品。国内也有人、企业在研发。深圳一个行业内的领头企业一次自己组织研发失败,一次与科技大学老师合作失败。后来我与这家深圳企业合作。

我个人感受是,突破性研发需要长时间高度集中精力,需要爆发力实现关键点的突破。慢工出细活的方式不适用。我在那家深圳企业发现他们的技术人员也想到了我的技术路线-应该与美国产品的技术路线一样,但为何没有突破呢?这个技术并不难(也许我这是事后的感觉),但是需要集成多个相关领域的知识、技术,需要一定时间内的高度精力集中,发现其中的规律、找到可行的方法。而一旦注意力被其他事物分散,再把那些知识、思路集中起来又要花费时间、精力,如果这种中断的频率过高,那就导致每次的集中度都处于较低水平,导致爆发力不够。

国内一些大企业可能还好点。但多年来很多科研机构的事物性任务过重,社会生活人际交往过多,个人空间不够大。多年前我也在一个小的科研机构待过,考核周期很短,业务能力越强,安排的事务性任务越多,没法搞点大事儿。

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很长时间。有一个指标可能比较有说服力-每个人制定自己生活、工作计划的时间长短。我过去看一些文章说欧美科研人员可以制定一年甚至更长时间后的工作计划,这就为个人提供了较大的自由,能够更好保持个人思维空间。我希望有人能够在这方面进行研究,设计出一个统计方式、指标,评估和帮助提高社会运行水平。

站务

  • 观网评论4月爆款文章↓

    4月初,美国财长耶伦访华,一时间“中国产能过剩论”被炒作起来,观察者网专栏作者陈经从“三个美国女人”的独特角度,阐释了中国产能包括新能源产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还对美国政......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