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去过两个西非国家,说说我的见闻和看法:我曾在当地多次尝试种菜,难度很大

【本文由“观察者网用户_283086”推荐,来自《专访@非洲农场逸云 :为什么良田万顷的非洲国家也会吃不好饭?》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首先这个访谈我不是很认同,

我曾经去过两个非洲国家,都在西非,他说的莫桑比克在东非,非洲大陆很大,东西非气候土壤条件也差距很大

大概种菜的基因是刻在我们中国人 的骨子里,我曾在在非洲多次尝试种菜,难度很大

西非的土壤分好几种,有红色的沙土壤,靠海边沼泽的胶泥土,中部的鸡蛋色的土壤,差距很大,

红沙土保水性特别差,跟沙漠土差不多,而且特别容易板结,干裂,浇上水,两天就干了,靠近河流入海口的胶泥田洪水问题很难解决,鸡蛋黄色的土壤什么养分也没有,

所以我特别关注易教授沙改土的进展情况,这个沙改土技术成熟了,才是非洲这种红沙土类型的天大的福音,

还有一种是红胶泥土,雨季下,一点水都渗不下去,旱季全都干裂了,比石头都硬。

非洲一年就两个季节,分为雨季和旱季,旱季基本是滴雨不下,雨季三天两头下雨,旱季植物需要大量的水,没有办法满足,雨季如果下雨太多太大也不利于植物的开花授粉接穗,真正适合的是雨季以及雨与旱交替那段时间,

以安哥拉为例,在八十年代安哥拉革命前,哪里有大量的白人农场,那是经营了上百年,后来安哥拉革命后赶走了白人农场主,然后就是几十年的内战,大量的农村被废弃了,那个草特别茂盛,而且很平整,特别说明我所去的国家地势没有什么平整的,地势起伏虽然不是很大,但绝不是像我们国家华北大平原,关东平原,以及东平原那样,

因为非洲草原多,那个杂草特别茂盛,而且种子散播的面积非常广,见土,见水就疯长,十几二十天就一米多高了,

文中说的,水稻没有什么病虫害,我完全不认同,可能霉菌类病害少,但是那个甲壳虫类太厉害了,能把叶子吃干净了。

非洲种植农业虽然有劣势有优势,但是大型水利基建,道路基建,不是农业企业能承受的,刚才我说过,安哥拉曾经有过大量的农场,但是人家是持续上百家投入经营的,一旦废弃,就得重新来,这个需要当地政府的大力投入,虽然各政府号称革命政府,那效率基本可以无视,各种现象没法直视

如果我们国家企业进驻非洲,那得是大型企业携巨资持续长时间的投入才行,一般企业扛不过去。他文中也说了有一家民企经营倒闭,而且经营的利润不能期望高回报。

难度太大。小企业自己玩玩也就无所谓了,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