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的渣压缩效果,并不是DCT的锅
【本文来自《三个印度人改变压缩算法,一意孤行整个暑假,却因“太简单”申不到经费》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JPEG的编码,除了DCT变换(频域变换)是其核心外,还有一些别的东西,通观整个编码流程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也确实透着天才的想象力。
不过微信的渣压缩效果,并不是DCT的锅,但凡你用PS/GIMP或一般看图软件转码/导出/保存JPEG文件,都至少有一个“品质”参数,典型设定为85~95,值越高图片质量越逼真,越低压缩率越高(文件越小)。你在微信发送的图片,不管原先是什么格式,都会被他重新压缩一遍,且微信应该是采用了一个很低的品质参数,这样使得再压缩后的图片文件尺寸更小,发送更快。微信也有一个“发送原图像”的选项,不是默认项,当你急着发出去时,往往会忽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