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业除了砸钱多,更关键的是市场打磨,倪光南的悲剧在于过度纯粹了“技”

【本文来自《从倪光南的大溃败看我国技术发展之路》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作者的大部分观点我赞同,我秉持当初在项立刚与陈经对芯片业之争时自己的观点:

1.芯片业除了砸钱多,更关键的是市场打磨。倪光南的悲剧在于过度纯粹了“技”。

2.我对企业三个阶段的策略解析(不止科技行业,包括大部分行业):

(1)初创阶段“贸工技”:“贸易”一定是首位,目的是培养目标客户群体;“工艺”次之,目的是构建供需双方磨合的基础保障;“技术”在此阶段需要的不是投入研发,而是调研与把握未来行业科技树走向。

(2)稳定阶段“工贸技”:“工艺”上升至首位,目的是稳固忠实用户,“贸易”次之,目的是拓展新市场用户和潜在用户;“技术”在此阶段要开始进行迭代研发(不一定是自主研发,目的是缩短与先进之间的代差)

(3)做强阶段“技工贸”:正常情况下行业最大利润分配指向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独角兽),此阶段的核心利润来源需求对核心技术的“独家掌握”,自主研发成为了核心;次之的“工艺”强弱决定了能够为自主研发提供的素材与试验样本数据的有效程度;只要前两者足够强,末位的“贸易”技术是个合格的文职就已经能干了,当然优秀的“贸易代表”能够帮企业省更多成本增更多利润,以更好地支持“技”和“工”。

3.个人认为网上很多喷联想“贸工技”的根本没喷准确,八九十年代的联想就需要“贸工技”,真正的喷点是当“教父”频频出镜鼓吹“贸工技”时联想已经走向了“贸贸贸”。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