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网络新闻平台RT上关于中国在话语权方面建设的评价
如题,不直接说RT怎么看,而说一种评价,因为它声明作者不代表平台观点,但本质上来说具有一定倾向。
这篇发表于“18 Nov, 2021 14:21”(注,平台时间)的文章,作者Tom Fowdy,平台介绍其为东亚政治与国际关系分析评论员。此人在RT上有多篇文章,从这些文章来看,其对东亚政治整体局势的认识具有一定深度,也有一些有趣的视角。
以下,节选文章内容,机翻但不影响理解。
“
……但这种错误不是一次性的。它揭示了一个更广泛、更明显的事实:中国在公共关系和沟通——或其批评者喜欢称之为“宣传”方面,如果不是糟糕透顶的话,也是糟糕的。
在美国积极发动一场针对这个国家的口水战的时期,客观地说,这个国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北京在争取民心的战役中却全面失败。它不仅没有建立起反击的叙事,而且还努力突出最基本的谈话要点。
在许多领域,中国显然比许多西方国家更有能力,包括如何组织国家官僚机构,如何有效地运行经济体系,如何进行贸易,以及如何应对疫情。但话语权不是其中之一。
我本人曾与中国媒体合作,亲眼目睹了它们在幕后的运作方式,我可以诚实地说,它们死板,因此效率低下。看到美国在这一领域比中国拥有的优势,令人非常沮丧——尤其是,中国官方媒体本身无力应对北京每天发布的大规模宣传和错误信息。需要进行一场巨大的改革,在设定叙事方面,就连台湾都强一些——尽管事实是,台湾显然处于弱势得多的地位。
那么,中国官方媒体到底出了什么问题——除了《环球时报》,得益于积极的姿态,它在向外传达信息方面更加有效——这令人沮丧,安然无恙的,缺乏创造性,不掌握新闻是如何工作的基本原则,这就需要一些艺术性,而不是简单地报告事情。
公平地说,这个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源于中国政治制度本身的结构性现实。在西方,“新闻”作为一种商业资本主义商品,能够娱乐、呼吁、震惊和恐吓受众,而不管其背后可能有什么政治议程,也不管其是否具有编辑独立性或协会。有偏见或虚伪的新闻来源不一定是无效的新闻来源。
通过理解这一点,记者意识到他们的产品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根本需要。然而,在中国,新闻存在于分级党制的模式中,尽管批评人士显然会将其视为“国家信息传递”,独立性有限,但结构性问题远不止于此。
中国媒体根本就没有那种迫使媒体在市场环境中具有竞争力的制度化经验。例如,尽管很多人讨厌英国小报《太阳报》,但它非常了解它的受众——对我来说,它永远不会怀疑的是它知道哪些故事会卖得好。如果它在这方面失败了,它就会破产。
相比之下,国有报纸《中国日报》(China Daily)无需依赖受众来赚钱,因此运营效率低下。中国媒体机构都有巨额预算,但却挥霍无度。
这就引出了我的下一个观点:没有一家中国媒体了解建立受众意味着什么。人们消费新闻是因为这是他们需要的东西——我们想了解世界,天气,市场,体育等等。我们知道许多消息来源都有偏见或有特定的议程,但我们选择最适合我们需求的渠道。我对BBC持坚定的批评态度——我能观察到它的偏见,并识别出它何时在推动一项议程。但也许我应该问问自己,为什么我一直如此频繁地看它?
在这一点上,我们可能会问,人们到底为什么需要中国媒体?这些渠道提供非常严格的以中国为中心的信息,但试图瞄准海外受众。BBC之所以受欢迎,正是因为它不是以英国为中心,而是深入细致地报道全球事务,然后小心翼翼地过滤自己的议程。但相比之下,中国媒体对那些不密切关注政治或对其他话题感兴趣的人没有什么吸引力。没有人试图让这些媒体成为中国以外的信息来源(即便如此,内容往往执行得很糟糕)。
中国以外的知名人士阅读中国媒体是因为他们想要研究这个国家或分析它的信息,或者因为他们强烈反对它。相比RT,你更讨厌为CGTN撰稿,而且很少有愿意接受的读者能与之抗衡。
中国没有一个日常阅读新闻的普通受众,因为它没有试图培养这样的受众。它缺乏目的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强加于它的结构限制。这就是为什么当中国与全球观众分享其信息和世界观时,却置若罔闻,无法突破主要是西方主流媒体的影响,这些媒体继续主导并定义着中国呈现给世界的看法。
它的社交媒体战略同样糟糕,这应该不会让任何人感到惊讶。例如,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的推特账户自称有1340万粉丝,但缺乏互动是值得注意的。这是由于一个不言而喻的信念,即中国媒体账户不应该试图建立有机受众。事实上,许多媒体通过大量购买假粉丝夸大了自己的粉丝数量(尽管Twitter的“国家附属媒体”标签也没有帮助他们扩大影响力)。
因此,当人们说中国正在对西方发动一场宣传战争时,应该永远记住,这实际上是多么的贫穷和无效。CGTN有10亿美元的预算,而这就是它的产出。
然而,无可争议的是,美国正在对中国发动一场尖酸刻薄的舆论战争。这包括将一支智库军队武器化,散布种族灭绝的指控,协调负面新闻报道,在多个领域玷污中国的形象,制造共识,并使西方公众舆论反对中国。
尽管中国是一个高度有组织的更大的资源和人口的国家,它采用的方法回击美国的质量很差……对这一事件的处理可能揭示了这个国家整个系统最薄弱的方面:通信。西方国家很容易就设定了一个反对北京的叙事。中国必须明白,新闻不是简单的自上而下的信息传递,而是关于创造力、进取心和满足受众需求。在此之前,它将继续努力寻找反对美国攻击的声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