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产业分工的形成……

人类在洪荒开辟之初,是没有产业的概念的,什么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统统没有,那个时候,人和自然界其他动物没什么区别,是自然生态食物链里的一个环节,也得遵守“丛林规则”,弱肉强食,只不过,人是杂食动物,为了生存,逮着什么吃什么,春秋有野果了,就摘野果吃,夏天有谷菽瓜菜了,就捋一把,偶尔抓个鸟了、逮个兔了,也开开荦。人好养活,生存能力特强,不象别的动物那么矫情,熊猫没竹子就开不了伙了,老虎狮子一顿没肉就得饿着,人不是,人特皮实,只要能填饱肚子,非洲人连知了、蚂蚁、蛤蟆都吃。

慢慢地,吃的东西品种多了,人发现,这块地上,今年长了稻谷,嘿,明年它还长,这片林子,今年结了苹果,明年它还结!要说人聪明呢,不愧是万物之灵长,慢慢从植物的生长中发现了规律,开始培植这些有规律生灭的植物,做为自己在不同时间段(即季节)固定的食物来源,这就是原始农业的最初起源;

肉类也一样,人一开始吃上肉也是误打误撞的结果,比如,有可能是一头猪或者一只兔,视力不好,一不小心撞到大树上了,晕了,人就把它给烧烤了,吃完了觉得挺香,而且比吃完果子和谷物身上更有劲儿,于是乎,人就天天去那棵大树下等着,等着天上再掉个大馅儿饼,“守株待兔”就是这么来的吧?呵呵,说不准。但“守株待兔”毕竟收获还是有限,人就组织起来,主动去围猎,次数多了,阵型、动作就熟练了,捕获的猎物就越来越多,一顿吃不完怎么办?圈起来,留着下顿吃!你想,圈起来的,肯定不会都是公的,也不会都是母的,动物它也有七情六欲呀,圈得时间长了,会有下一代,人就从这件事儿里悟了,发现吃不完的动物,圈养起来会有利可图,于是,原始家庭养殖业产生了。

最初的时候,人都是“全能选手”,不管是果实采摘业、作物种植业,还是家畜养殖业,只要能吃饱,能生存下来,什么都干,什么都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当然,这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的演变。),人类发现,这类人更擅长采摘果子,那类人更适合种植作物,另一类人更喜欢伺弄牲口家畜,而且,在适合的地块按自己的兴趣干活以后,效率提高了,产出增加了,社会整体的生产能力大大扩展了,剩余的作物、果子、肉类都多了,这就带来了两个直接的结果,一是剩余产品调剂了季节间的丰歉,提高了人类应对自然灾害能力,使人类可以扩大自己的活动范围;二是人类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和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特点,进行相对专业的分工,通过分工,更进而提高产出水平。慢慢地,家畜养殖就从采摘业和种植业里面分化出来,这件事,看似偶然和细小,但对人类做为“万类霜天竞自由”中的一个小类的发展而言,意义极其重大,这种有意识的分工,和人类能有意识地制造使用工具一样,把人从自然动物界出区别了出来,从而使人类有了“社会”的概念。

再后来,又是经过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这种相对固定的初次产业分工,保障了人的基本生存需要后,人类有了另一种更高层次的需要,中国古话讲“饱暖思淫欲”,“仓廪实而知礼节”,人们开始有了“享受”和“审美”的观念,有一部分心灵手巧的人发现,他专门去做玉器呀、石器呀、贝壳项琏呀之类的东西也有利可图,这些东西不能吃不能喝,但可以拿去和喜欢它们的人交换,换吃换喝!还是慢慢地,手工业从种植业和养殖业这些“实体经济”中分化出来(准确地讲,手工业和种植业、养殖业一样,都是早期的“制造业”,都是“实体经济”,只不过和现代社会相比,在早期,手工业和真正产出吃喝的种植业和养殖业相比,显得更“虚”一些而已),再往后,手工业就扩大自己的生产和经营范围,吃穿住用,甚至连斧头镰刀这些生产工具都开始生产,这就是人类的第二次大分工。

在种植业、养殖业、手工业三种产业分工后,大家就相对固定地进行专业分工生产,然后交换各自的产品,应该说,交换和分工是相辅相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分工促进了交换,交换更进一步促进了专业分工,在相互促进中,大家都提高了专业生产能力和水平,最终的结果,是社会整体的利益最大化了。但在分工和交换的过程中,人类也有烦恼,由于生产能力的提高,剩余产品的增加,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在那个“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的年代,人们发现交换的成本很大,有可以交换的“适销”产品,但没有“对路”的交换渠道,因为你不知道谁需要你的产品,你挨家问?吆喝?一来路途遥远,二来这样效率太低,也累呀!这时候,可能还是一个偶然的契机,让人们发现了一个可行的交换途径。

打个比方,张三从自己所在的张庄去亲戚李四所在的李庄串门儿,临走前,顺路从王五的铁匠铺里拿了把菜刀,以备路上防身,等到了李四家,李四热情招待之余,看上了张三手里的防身菜刀,对张三说:“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我一直想有把顺手的家伙切菜剁肉,就是不知道哪儿有,你这把,留下我用吧。”张三说:“那可不成,这刀是从王五那儿借的,路上防身用的,回去我还得还人家呢!”李四说:“那怕个甚,我家囤里有的是余粮,刀留下,囤里的粮食你挑上好的挖五斗,四斗给王五,算是菜刀价,一斗你留下,算是你的辛苦钱,路上担惊受怕的钱。”张三一琢磨:“哎?这买卖划得来呀,串串门儿,跑跑腿儿,白来一半粮食,行!”等回到家,张三把这事儿跟王五一说,王五大腿一拍:“哎呀,老哥,你可帮了大忙了,我这两天正愁呢,眼瞅要断顿了,正想用菜刀换点粮食吃呢,可又不知道找谁换,这下行了,省得我跑腿儿了!”

这件事儿,让张三悟了道,本来他也不喜欢种地,也没有打铁的手艺和力气,这无意间,给种地的和打铁的跑媒拉掮儿,得了一斗粮食,一本万利呀,无非就是跑路费点气力,路上可能会担惊受怕,有点风险,可能得点粮食,担点风险就担了,以后呀,我就专门干这号买卖了!于是,张三没事儿就各村蹓哒,专门打听谁缺啥,想要啥,啥价能接受,问完了,就给各家穿针引线,自己负责跑腿儿给弄回来,跟通讯员似的,然后再跟换主儿多要点,做为自己跑腿儿的报酬。于是,原始的商品流通业,就这么产生了!人类的第三次大分工,就这么实现了!

至此,人类产业分工的大框架雏形就基本形成了,农业(包括种植业和畜牧养殖业)、手工业(后来逐步发展成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商品流通业(后来扩展成形形色色的服务业)都有了,同时,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在各个产业部门内部,象核裂变一样,又分化中各种各样细密的产业,一句话,只要有需求,就会产生供给,因为需求的存在,使供给的生产有利可图,有利可图的分工和交换,一方面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品质,增进了整体的社会福利,另一方面,使人们专注于自己擅长和喜欢的工作就可以生存下去成为可能,因为你提供的东西,可能不能吃不能喝,但可以换来吃换来喝。再后来,随着分工越来越细密,关于生产的知识越积累越多,知识的生产也成了一个专门的产业,这就是每个领域的研究和开发环节,WTO现在把全球的贸易分为四大类: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和知识产权业,依据即在于此。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产业分工会越来越专业,越来越细密,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会根据自己的地理条件、资源禀赋,合理定位自己在全球产业链里的分工,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人吃人”,终归要根据自己目前的实际条件,做自己最擅长的事,但这种分工,也不是,也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所有的国家和民族,都希望自己能站在产业链的高端,花最少的力气,挣最多的财富,但,这需要努力,有关产业链内部的分工,我们以后再谈。

从亚当.斯密,到李嘉图,再到马克思,直到现代主流的经济学者,关于产业分工的理论真是车载斗量,但回溯当初分工的源头,其实就这么简单,那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做自己擅长的事,最终得到的整体利益,往往最大,小到个人,大到国家,莫不如此。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