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母亲河……

历史时期,太行山东南的平原上,气候湿润,河流众多,物产丰美,宜于人居,先民们在此生息繁衍,孕育了华夏文明的胚胎,呵护着她生长发展,并与来到这块土地上的其他文明因素碰撞、交流、吸收、调适、融合,形成开放包容、兼收并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水,是生命之源泉,丰沛稳定的水源,对最初的先民聚落的形成意义重大,季节性泛滥的河水,不只是带给先民们生存的威胁困扰,也带来了肥沃的土壤,氤氲的水汽,生产生活的便利,享受大自然的恩赐,因此,先民们对大江大河,都敬为神明,《尔雅·释水》:"江、河、淮、济为四渎,四渎者,发源注海者也。"古时,能独流入海者,方能称“渎”,长江、黄河、淮河、济水并称“四渎”,都有自己的河神庙,历朝历代受到供奉祭祀。

济水,发源于河南济源,济源汉代为轵县,隋代开皇年间因为济水之源,更名济源县,沿用至今。济水历史上是一条大河,独流入海,现今黄河下游河道,即是济水故道,山东省的济阳(水北曰阳,济阳在故济水今黄河北岸)、济宁(祈福济水安宁之意)、济南(故济水今黄河之南)皆以济水得名,都是济源的小兄弟。

清代姚鼐《登泰山记》中有段话:“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据此可知,至迟在清乾隆年间,济水仍在,并独流入海,但因黄河狂野,频繁南北改道,最终占据了济水故道。史念海先生有篇《论济水》,对济水的源流、走向、沿岸的地形地貌、城邑变迁,以及济水与黄河的纠结恩怨关系,都有详尽透彻的论述,有兴趣的可以拿来一看。

济源襟山带河,山川形胜,地形地貌与北京极相似,是个马蹄形盆地,北靠太行,西倚王屋,南临邙岭,东南开口方向是沃野千里的华北大平原,黄河在门前缓缓流过,这个优越的地形和位置,使济源虽在黄河岸边,但历史上从未受过黄河之灾,反能坐享冲积平原的肥土之利,风调雨顺,物阜民丰;王屋山与黄河之间,又是沟通关中平原、山西盆地与华北平原的战略要道,史称”轵关陉“,因此,至迟在战国时代,济源即是”天下名都“,《盐铁论.通有篇》有云:“燕之涿、蓟,赵之邯郸,魏之温、轵,韩之荥阳,齐之临淄,楚之宛、陈,郑之阳翟,三川之二周,富冠海内,皆为天下名都,非有助之耕其野而田其地者也,居五诸之冲,跨街衢之路也。” 因为位置显要,历来为各派军政势力所必争,中国历史上的很多重大事件,都在这里上演,史籍遍载,不绝于书。

济水重源,皆为山前潜流,其西源自延庆寺涌出,曰”龙潭“,东源自济渎庙涌出,曰”北海“,泉眼皆粗如水缸,水头高可数尺,清洌甘甜,澄彻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延庆寺、济渎庙内曾分设有小学和中学,小时候上学,成群结队的孩子在河里戏耍,端午月明,一帮孩子在河里抓虾捞蟹,累了就躺在河边大石上,看萤火虫在满天繁星下飞舞,恍然如梦......

工业化以后,河边兴建了各种厂子,造纸厂、火电厂、化肥厂、磷肥厂……,生产用水就近取材,污水不经处理直排入河,一边吃一边拉,倒是方便,天长日久,河里黑的、黄的、红的、白的,什么颜色都有,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开的彩酱铺子“......长期超采,地下水位下降,河源慢慢干涸断流,再后来,厂子也纷纷倒闭了,济水下游被黄河侵占,济水源头因工业而断绝,济源,空有其名,母亲河,没了......

庄子说: "人生天地之间,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掐指一算,离开济源,竟有二十五年了,年岁日长,马齿徒增,常生思乡之愁,但我之思乡,更多的不是思念那个地理名称,而是小时候与自己有关的社会关系,尚且年轻的父母,无猜的兄弟姐妹,慈祥的婆婆外爷,由他们裂变开来的内亲外戚,以及这些内外亲朋所赖以生存的一草一木、一屋一瓦、一场一院等具体小环境,当那些曾经熟悉的小环境都消失的时候,所谓“故乡”,也就在心底里慢慢淡去……

沧海桑田,固然是宇宙人生的常态, 但我们在追求所谓的“幸福生活”的时候,要不要走得过于仓促过于竣急?追新求洋的时候,是不是一定要以摧毁故园为代价?毕竟,这里是我们的父母之邦,列祖列宗庐墓所在……

我是怕,有一天,我们想回去的时候,竟找不到回家的路……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