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传统性观念的一点思考

以下内容是我的个人观点,如果有错误的地方,请友善指正。

首先,我们应该正视我们作为自然生物所具备的生理需求,再思考我们之所以为“人”应该遵守哪些规范。

古人云:“食色,性也”。我们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我们与其他生物有一个最大的共通之处就是生存和生命的延续。这是每一个生命体在自然进化中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否则就会从地球上永远消失。人吃东西,从其他生物身上获取能量,以此来保证自身生命的维持,但是每个生命都是由寿命的,没有哪个生命是不生不灭的,所以我们必须具备繁殖的能力,以此来维持生命的延续。这就是这句话的意思。

所以说,我们作为生物,获取食物和繁衍后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人类之所以比其他生物更文明,是因为我们在众多生物的进化中脱颖而出,站在了世界食物链的顶端。我们不需要再像其他生物那样每天用低效的方式来获取食物,我们可以通过养殖驯化其他动物来获得稳定的蛋白质,通过种植谷物来获得稳定的维生素等物质,这样人类就可以省去捕猎的时间做其他事情。有了稳定的食物来源,人类就不需要像其他动物那样到处迁徙,人类的生活环境变得稳定,由此就能产生文明。当人类在某一个固定的地方长期生存时,文明的发展就会越来越快,从生产力工具到生产关系的轮番进步,社会制度和人文风俗也会随着时代而不断发展。这也是国家战乱时人口会锐减,国家太平时人口会增加的原因。

不同的地理环境、历史等因素会产生不同的文化风气,在古代交通不便,各地区、国家相对封闭的条件下,各个地区、各个国家都表现出不同的文化氛围。中国作为一个历史非常悠久的国家,社会制度也是会根据时代环境不同而做出调整。

对于性也是一样的。

中国在不同朝代、不同时期对社会制度的管理方式是不同的,比如唐朝时民风开放,老夫少妻是允许的,但是到了宋朝这就是大逆不道。这些不是君王们一拍脑门想出来的,而是根据当时的社会环境做出的选择。换言之,如果不这么设计,社会就会乱。而一位君王,作为统治阶级最大的责任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国民,只有把国家治理好了,老百姓才会安安稳稳过日子,天下才能太平。

历史是一个非常精彩丰富同时也是非常复杂的东西,或许很多事情用我们现在的眼光看是无法理解的,甚至是可笑的,但是当在当时可能也是无奈之举。无论是中国的历史还是外国的历史都是如此,要想真正去理解我们平时略有耳闻的知识,恐怕我们还得深挖当年的史料,将知识带到当时的环境下才能真正去理解。

比如,我们现在一谈到性就会想到传统文化给我们灌输的各种想法。比如“女孩子要守身如玉,在结婚之前不能发生性关系”“男女授受不亲”“不要谈太多的恋爱,要保持自身的纯洁”“女孩子不能穿衣太暴露,要保守一些”“谈恋爱要矜持,一定要等男生来追你,不要主动追求男生”等等。

虽然男女之间的确都应该对性保持必要的理性,对性也要保持必要的谨慎,但是我们不能地盲目地去接受这些观点,而不去思考这些观点产生的背景,以及还有多少可取之处

这一点无论是未成年人还是已经为人父母的都应该好好想一想。

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应该与实践相融合。

在旧社会,生产力低,科技水平差,没有现在那么发达的避孕技术,也不会有“反悔”的机会,所以男女发生关系都是无tao性jiao,这样女方就很容易怀孕。人类幼崽不同于其他生物,由于人类学会直立行走后,人类的骨盆就变窄了,其他动物可能会怀十几个月的胎,但是人类怀胎十月就分娩了,也就是说,人类都是“早产儿”。此时的人类幼崽都是很虚弱的,如果没有人类照顾很可能会死去。而猩猩、猴子的幼崽在出生后不久就会趴在母亲背后跟母亲一起移动,马的幼崽一出生就会站立。但是动物不像人类有一套稳定的家庭伦理关系,幼崽长大后能独立生存了父母就会离开,甚至像某些动物连父亲都不在身边。这也是没办法的,毕竟他们的寿命就那么短,没法像人类那样有如此长的时间维持家庭。

人类的家庭结构也造成人类没法像动物那样随意交配,而是在两个成年人通过婚姻的方式建立稳定的伦理关系,然后再通过发生性关系来繁衍后代。产生的后代就属于这个家庭的成员,成年人负责照顾年长者和年幼者,等到成年人老了后由他的子女负责抚养他们,子女成年后再通过婚姻来继续组成新的家庭,由此来让生命得到延续。

正是如此,女性在结婚前不能随意和其他男性发生性关系,因为很可能会怀孕,而产生的孩子由于是结婚前产生的,所以不属于男方的家庭成员,如果男方耍无赖,那么在当时的环境下那位女性就会很悲催,因为没有人愿意去抚养一个不是自己亲生的孩子,也未必有人愿意要一个“不纯洁”的女性,即便有人要,在当时的封建思想下那个女的也会经常受婆家冷眼。

所以,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教导女性“守身如玉”“男女授受不亲”是有必要的。再加上当时的治安不好,女性通常很少单独出门的,防止被流氓所“玷污”,影响女孩出嫁。

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前的思想有很多都不适用了,或者适用性越来越差了。

比如“女生好守身如玉”“禁止婚前性行为”“禁止堕胎”等,这就是与时代格格不入的了。如今我们有更好的避孕措施,没必要像以前那样固守规定。现在我们可以有更多的选择,选择多了,人的获得感也就更大了。若这时候还保守封闭,恐怕会过得又累又惨。

又比如“女生穿衣服不能太性感”,它实用性会越来越差。如今中国到处都是摄像头,社会治理能力也越来越好,流氓作案的机会越来越少,而且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公民素质会越来越高,犯罪率也会越来越低。虽然还不能说它已经不适用了,毕竟女生依然属于社会相对较弱的群体(我说的是相对而言,没有故意贬低女性地位和能力的意思),在体力等生理条件上的确不如男性,所以提防有歹心的人是必要的。(其实善恶不分男女,犯罪要么是为了利益,要么是发泄情绪,只要有人就会有矛盾,所以防的不是男生或女生,而是有恶意的人

至于“不要谈太多恋爱,要保持纯洁性”“谈恋爱要等男生追你,不要主动追别人”就属于过去男权社会产生的大男子主义的延伸,将女性放在附属地位,让女性尽量去迎合男性的需要,这一点和韩国、日本挺像的,现在很多言情剧也是按这个套路来的。这显然不符合妇女解放的目标,国家实行妇女解放就是为了解放女性的生产力,让女性也加入到国家的建设中来,让女性通过参加劳动来获得地位的提升,并且女性的收入也做到公平公正。

中国的女性已经不是过去的女性了,中国女性不需要扮演男性的附属品,而是和男性站在同等地位,享受同等的恋爱婚姻机会和权利。中国女性应该和男性一样,勇敢地去追求自己喜欢的,有喜欢的人,只要不影响学业就应该放心大胆地追。男生也应该改变思想,不应该想着“女生就应该怎么怎么样”,而是准备适应新的时代潮流。

对于性,我们应该树立健康的性观念,这也需要父母的帮助。

比如,当孩子再问你我是从哪儿来的时候,你可以根据他的理解能力适当给他普及一些两性知识,表达方式需要技巧,要考验父母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商。学校也可以适当地在卫生课上普及一些两性知识,让学生对两性关系有一个健康良好的理解。普及性知识不是为了让孩子学会如何去生育,而是让孩子知道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让他们避免在错误的时间做错误的事,也是让他们学会如何保护自己。

作为成年人,对于性的认识应该更成熟,而不是认为自己是成年人就可以为所欲为了。

作为成年人,应该用更加理性的目光来看待性,以及有部分性暗示的事物。比如,当我们看到人体摄影时不会立马想到性,而是看到人体背后所要表达的更深层级的意义。当我们看到有女孩拍摄较为裸露的照片时不会立马谴责她不知羞耻、伤风败俗,而是通过欣赏她的作品,感受她想表达的内涵。即使她的作品的确只是单纯地想表达性,只要她不是被强迫的,我们都不应该试图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谴责她。如果她的作品的确对社会产生了非常不好的影响,那么我们可以直接通过举报,让公安人员以及相关工作者处理这件事,让她有改过自新的机会,不应该一棒子把人打死。相对而言,那些真正祸害社会的人的行为要恶劣得多。

当然,我们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我们有道德的引导和法律的约束。道德是行为的准绳,法律是行为的底线。作为成年人,我们应该严格遵守法律的规定,做一个品行端正的人。同时也要教导未成年人成为遵纪守法、品德端正的人。

总之,我们不应该一昧地认为以前人就是这么想的,长辈也是这么规定的,就盲目地无条件的接纳这些思想,而是要思考为什么要这样设定,这么做有什么好处,是否有和时代不符的地方?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