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在南苏丹仓库大门上拍的照片,大概代表了一部分南苏丹人对中国的看法
【本文由“江湖观察使”推荐,来自《我在非洲,终生受大一统思想影响的中国人,对当地的群族纷争根本无法理解》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小编不要删这个图片,这是我2012年底第一次到南苏丹时在仓库大门上拍摄的。这大概代表了一部分南苏丹人对中国的看法:
“中国人自称朋友却不给我们贷款,他们只想要我们的石油。”
地之不辟者,非吾地也;民之不牧者,非吾民也。
——有资源而不能开发,就不是你的资源;有人民而不能组织管理起来,就不是你的人民。【《管子·权修》】
这张漫画的作者恐怕不知道南苏丹自己根本没有能力开发自己的资源,只能采取“国际化”方式,通过出让油田权益来获得收入,进而养活国家。在当时油田只有不到10%的权益归南苏丹所有,这就是油田开发模式决定的,这就是没有能力自己开发的代价。
有人要问,为什么中国不帮助南苏丹获得油田开发的能力?
答:我们早就帮助过了,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们中国就来建设这片油田了。油田建成后,员工本地化率超过了90%,除少数高层管理人员来自中国外,油田基本可以依靠本地员工自主运营。但是,好景不长,南苏丹终于独立了,独立之后大批来自“北方”的员工被迫离开油田,油田从此失去了自主运营能力,只能走“国际化”路线,依靠外国资本和技术,这都是南苏丹人自己的选择。
更可怜的是,南苏丹政府不但没有能力组织自己的人民建设国家,自独立起,便长期深陷军阀政治,刚刚独立两年就爆发内战,至今各大小军阀政治派别争权夺利不休、地方族群互相攻击不断、广大人民不得安生。不是我们不想帮他们好起来,是他们自己不想好起来。当需要国际社会给予援助时,就说我是南苏丹人;当分配收到的援助时,就说我是努尔人/丁卡人……公务员、教师和士兵们半年开不出支,大总统到各地慰问时却能一百万美元一百万美元的“捐款”……
南苏丹只是非洲的一小部分,但是管中窥豹,亦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