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做饭口味重?换种盐可减少中国45万例心血管疾病死亡

来源 | 澳大利亚SBS广播公司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乔治研究所(George Institute for Global Health)发表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如果在中国使用含25%氯化钾的低钠盐替代食盐,将能每年减少45万例心血管死亡,减少了11%。

低钠盐是一种含钠较少的盐,一般使用25%~67%的氯化钾替换掉食盐中的氯化钠。该研究的联合作者Jason Wu副教授介绍到,使用低钠盐大约能降低5mmHg的收缩压和2mmHg的舒张压。

500

Jason Wu在台湾家庭长大,因此十分了解华人饮食中“放盐重”的习惯。他告诉SBS:“在中国,饮食中的大多数盐都来自于做饭或餐桌。我们用酱油和其他类似的调味品,我们还经常用盐来腌渍食物。”

中国人的钠摄入量是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摄入量上限的两倍以上,35至75岁的中国人口中有将近一半患有高血压。70岁以下的中国人口中,有30%的致命性中风主要原因是钠摄入量过高。

“这种替代盐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氯化钠含量较少,而氯化钾含量较高,”Jason Wu介绍说:“人们目前使用的普通盐中有100%是氯化钠,这是血压升高的主要因素。如果将氯化钠按比例降低至70%,同时用氯化钾替代,可以有效减低血压。同时,钾也有降血压的作用。”

500

这项研究的主要作者Matti Marklund助理教授表示,在中国,大多数心血管疾病患者都不了解自己的病情。他说:“我们的模型研究表明,采用这种干预措施,其好处大大超过对人口的危害。而对心血管疾病患者个人来说,也有明显的好处。”

由于低钠盐要比普通盐成本高出20%至25%,Jason Wu教授认为中国政府可以采用教育和补贴等不同策略相结合的方式来推广使用替代盐。

如何降低饮食中的盐摄入量?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健康成年人一天摄入食盐(包括酱油和其他食物中的食盐量)的上限是6克,相当于一小瓶盖的量。然而,许多华人的摄入量远远超过这一标准。

降低饮食中的盐摄入量,Jason Wu博士认为应该从改变饮食方式开始。“饮食中富含水果、蔬菜和全谷类食品、少量坚果,还有比如鱼类和奶制品等大量健康蛋白质来源,这是我们需要考虑去做的总体健康饮食。”

500

改变放盐的用具也是一个有助于减少盐摄入量的小诀窍。Jason Wu博士说:“如果用开口很大的瓶子放盐,做菜时很容易就放多。可以改用敞口较小的瓶子或较小的勺子盛盐。”

另外一个建议是逐渐减少盐。“例如在接下来的一个月(两个月)中减少10%,然后在接下来的两个月(三个月)中再减少10%,”Jason Wu说:“这样逐渐减少,味蕾就会习惯食物的味道,甚至自己都不会注意到。”

他也提醒到,钾摄入过高可能会给慢性肾病患者带来风险,如需改变饮食习惯,请务必咨询临床医生。

澳大利亚著名华裔医生余森美(Dr. John Yu)曾担任乔治全球健康研究院主席,该研究院专门为中国公民设立John Yu博士奖学金计划。

(完)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