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需要更多种类的人工饲养动物丰富菜篮子

农业农村部公布的《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征求意见稿)》震惊了国人的眼球,特别是其中提到的狗的问题。

我之前和大多数人一样都被“狗”的问题吸引了目光,现在回想起来恐怕是中了某些人的陷阱。很可能政策制定者正是想让大家花大力气去讨论吃不吃狗肉的问题,从而转移大多数人的意见,最后出台一纸说明,说是根据广大人民的意见,可以把狗列入畜禽目录,最后皆大欢喜。整个过程看起来是全国人民积极向上反应问题,政策制定者从善如流,虚心接纳大家的意见,一片和谐,岂不美哉。

但我在此想提醒大家,这个征求意见稿最大的问题可能不是什么吃不吃狗肉,也不是中国老百姓没几人见过的什么火鸡怎么会列入了目录,而是该征求意见稿一旦正式公布实施,普通老百姓的餐桌上可就这几样陆生动物可以选择了,万一哪天你想换换口味,对不起,除非你是特权阶层,不然就要采用非常手段了,但这显然有风险。

国人经常嘲弄欧美白人不懂吃的乐趣,一年到头大多以牛肉鸡肉等寥寥几种为肉食,不知其他很多种类动物肉身的美妙滋味,心底里对欧美白人这种单调的饮食习惯多少有些鄙夷。其实好多人倒是有些冤枉了他们,毕竟欧美白人开化时间短,饮食文化自然和我们泱泱几千年的传统相比逊色不少,但要说他们的食谱单调却是错怪了他们。欧美白人喜欢肉食,尤其喜欢血淋淋的夹生的肉食,由此大家不妨展开合理想象,他们以前的食谱一定也是非常丰富的,估计也是饿了逮着什么就吃什么,毕竟过去的大多数时间,他们不是在草原上奔走逐食,就是在山林里与野兽争抢,也没多少选择给他们。这绝不是污蔑欧美白人,看看他们历史上可怜的农耕文化即可窥的一斑。至于现在欧美白人这么挑剔,什么猫狗既然作为宠物了,就不能食其肉,纯粹是西方文化故意显得与众不同,意指高人一等的猥琐意识作祟罢了。当然也和西方依靠大航海时代掠夺了全世界,已经阔气了三四百年,有足够的物质基础供其挥霍大有关系。

但是中国毕竟不同欧美,人均资源太匮乏了,最关键还在于至今仍困居东方一隅,地少人多,区区十几个种类的动物选择怎么够用。有人说把其中每一种动物加大饲养不就可以了,理论上在太平盛世是不错,可不太平的时候呢?中美贸易战初期,我国减少美国大豆进口,由此带来多少恐慌,养猪的饲料都要紧张了,又哪有那么多的猪肉可以去吃。后来大豆改由拉美国家大量进口,情况大大缓解。但要是遇到更极端的状况呢,包括大豆在内的动物养殖饲料很难从国外进口,又要怎么办呢?这不是危言耸听,中美从贸易战打到热战不是很难想象的吧,或者是因为其他的诸如气候巨变之类的什么不可预知的原因造成,都是有可能的。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比如非洲猪瘟之类的疾病大量蔓延,造成养殖的猪数量急剧减少,再严重一点,同时有几个大量养殖的物种出现数量的急剧非正常减少怎么办?这也不是杞人忧天,从中美贸易战以来,包括非洲猪瘟等四五种烈性传染病在国内频发,大家想来可以联想到什么。以中国庞大的人口,平时又是养尊处优惯了的,突然出现没有肉食,甚至不能温饱的问题,会发生什么,恐怕不难想象。

现今中国最大的矛盾是什么,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有谁有不同见解吗?估计没有。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征求意见稿是要人为控制并减少人民日益增长的人物质文化需求吗?可以解决不了问题,但要控制问题,这是高居庙堂的农业农村部的领导的想法吗。堵不如疏,农业农村部想要靠一纸公文就能改变老百姓几千年来的饮食习惯吗,我觉得不能。

其实问题的根源不在于禁止什么,而是为什么要禁止,因为某些物种不安全吗?好像我们所有的食物都是从野外驯化过来的,毕竟到现在我们也还没办法无中生有。那么以前可以从野外驯化,现在怎么反而不能了呢。说不安全,那么为什么不能加大投入,增加研发,让他们变安全呢。

最后还是忍不住想说,之前有很多动物比如中华鲟之类的几近灭绝,就是因为开展了人工养殖,增加了商业开发,才使之转危为安,同时也为国家节省了巨量的物种保护基金。大家想想,如果不增加人工饲养,不加大商业开发,国家以后又要建设多少个类似大熊猫保护基地,又要多花多少天量资金呢?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