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现在总是有人说养孩子容易,添双筷子的事情,大的带小的,五六个孩子放养就行…
【本文来自《上世纪60-70年代,到陕西插队,老乡不会讨论想不想生的问题,而是生多少的问》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到现在总是有人说,养孩子容易,添双筷子的事情,大的带小的,五六个孩子放养就行。这终心态是管生不管养,是刻舟求剑的思维,越活越回去了。革命和建设的目的是让人活得像个人样,是让孩子们在物资充足的条件下,有良好的父母照顾和情感抚育,然后才会有健康的身心,健全的心智,这样才是幸福快乐的童年,才能有光明美好的未来!而不是弟弟被送养,哥哥一生都寻不回,不知道他过得好不好,思念成疾,成了一辈子最大的遗憾和心痛。也不是一个女生,光着脚上小学,被同学耻笑,要靠老师提醒,才敢鼓起勇气问父母要鞋子穿,自此陷入自卑虚荣的执念当中,久久不能释怀。
对物质匮乏的现实问题,讳疾忌医。对精神贫瘠的现象,视而不见。贫困环境容易产生NPD人格特征,也难怪如今有些问题积重难返,代际传递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财富和阶层的分化,都避而不谈,就指责青少年太娇弱,年轻人沉迷享乐,错误和缺点都是别人的,损失和伤害也是别人,锅甩出去了,继续奏乐继续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