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均育儿成本0-17岁是53万,一年3万,能达到这个条件的年轻人多不多?
【本文来自《穷人到底该不该生孩子》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一粒灰尘
这种话题现在成为一种时髦!所以现在好多人都不想生,还找理由说是什么经济影响;至于养得起和养不起?真正的标准有吗?回到个体讨论也是依据周边小环境来做出判断!上世纪60---70年代,到陕西插队,老乡根本不会讨论想不想生的问题,而是生多少的问题,老乡讲话:多一个孩子不就是在锅里多加一瓢水吗!。现在人们生活水平大变化,受西方狭隘思维方式蛊惑,即时享乐思维猖獗,就找借口不生孩子,还来个什么穷养富养讨论,吃得太饱啊。-------人类在自然界都是渺小的生物,自然界会在幂幂之中调剂。
中国平均育儿成本,0-17岁是53万,平均一年3万出头。真养孩子应该知道,以现在的社会物价,一个月2500块,包含医疗在内的各种突发性费用,这个数字真不算高估,就是个普通的生活水平。而这3万块平摊到夫妻个人头上,就是每个人每年要支出15000块。
也就是说一对收入达到平均线的年轻人,需要一份能稳定17年的工作,保证能在自己的生活开销之外,两个人一起每年匀出3万块的余额来,这是育儿的最基本经济底线。达到这个经济底线,才有资格去谈婚育的主观意愿。
那么问题来了,中国现在能达到这个条件的年轻人多不多?
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4.1万。现在中国有2.4亿灵活就业者,而且还在增多。其中60%以上为20-35岁的婚育年龄人群,也就是大概1.5亿人。灵活就业人口,基本就谈不上一份稳定17年的工作了吧?尤其是这些人都是要全额自费支付医保社保缴费的。现在中国最低档的灵活就业医保社保,一年缴费需要1万多块。
在可支配收入达到中国平均线的4.1万的情况下,自己支付一年1万多的社保医保费用,再匀出15000块的育儿费用,还剩下多少?剩下1万块活一年,在城市里衣食住行通讯医疗。扪心自问一下,这1万块钱够不够?光这一层就筛掉上亿的婚育年龄人口了。
有单位帮交社保的好一点,扣去育儿成本,一个家庭每年大概有5万块生活费了,在三四线城市不至于太拮据了。但是要从22岁大学毕业就开始,能撑到40岁不失业,刚好18年,这又要筛掉一大批人。因为现在除非是公务员体制内,或者一些有编制的岗位,私企能干满18年的真不多。根据最新统计数据,中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约为3.7年,大型企业或集团公司的平均寿命相对较长,约7-8年。中小型企业的平均寿命仅为2.5年。企业都没多少能活到18年的,更别说工作岗位了。一旦中年失业,基本就是铁人三项了,归到上面灵活就业者一档。
在经过这第一道经济筛选之后,很多人因为加班过劳,觉得自己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去养育小孩,这又筛掉一层。去看看沿海工厂开出来的工资条,月工时300+的比比皆是。一年三千多小时的劳动工时,这个劳动工时,还有什么养育孩子的时间条件?
这两层都能达标,有钱有闲的婚育年龄人口,占比就已经很低了。
时间和经济都允许的情况下,个人是不是有婚育的倾向,这又筛掉一层。到这一层,某些爹味老登们口诛笔伐的所谓被自由享乐主义荼毒才体现出来。有了婚育的倾向,能不能遇到合适的对象?而能不能遇到合适的对象,又和有没有足够的工作以外时间直接相关。到这四层都筛选完,才是生育率的结果。
4层筛选里,你们所谓的自由主义享乐主义,只占了其中的一层筛子,而且远不是筛掉人数最多的那一层。
这就是为什么欧美年轻人明明被自由主义享乐主义荼毒的更严重,LGBT泛滥,可是生育率却比我们高的原因。
包括有些人用穷国生育率高来反驳,很简单,因为穷国的人虽然收入低,但是生活成本和育儿成本也低。只有收入-生活成本-育儿成本是个正数,生育才是可选项。
总喜欢跨越时空去讨论问题?那古代老头老太太岁数到了,就自己到山里头去自生自灭,好给子孙后代腾出活命的口粮,你老了怎么还能心安理得的领退休金呢?
你咋这么自私呢?你咋这么享乐主义呢?
pua嘛,谁不会?真要撇开客观事实不谈发泄情绪的话,说句不好听的,老人真吵不过年轻人。
喜欢玩pua那套?年轻人不陪你们玩了。等到没几个人交医保社保,保险基金一个个破产的时候,老登的退休金也领不到了,看病也没钱报销了,看你还有没有力气p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