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狂言:B-2炸伊朗震慑中国!专家:中国反隐身让它变“裸奔”

作者 | 科罗廖夫

来源 | 炮口风暴

据美国《华盛顿时报》报道,由美海空军联合发起的“午夜之锤”打击行动,摧毁了伊朗的铀浓缩核设施。该报认为美军隐身轰炸机的跨洲际空袭,对中国产生了极大震慑,认为此次轰炸的威慑力,就是想让中国意识到在台海战事中也会遭遇同样的打击。

500

该报记者比尔·戈茨还叫嚣,位于首都的西山地下指挥所一样也容易受到GBU-57系列钻地弹的打击,堪称是猖狂之极。对此有军事专家称:B-2轰炸机也就是能在小国的天空称王称霸,中国已经拥有完善的反隐身作战体系,直接能让B-2变成“裸奔”,美军不用做深入中国纵深隐身轰炸的美梦了,它们连廊坊都飞不过去。

B-2是美国研制的第二代隐身飞机,首架生产型B-2A于1993年12月17日交付美国空军,总计生产了21架,现存19架均隶属于美国空军全球打击司令部第8航空队第509轰炸机联队。该机主要通过外形优化和吸波涂层来实现雷达全向隐身,据称其雷达散射截面积(RCS)小于0.1㎡,隐身性能极为优异,因此收获了“幽灵”的绰号。

500

遭受空袭的伊朗,其防空能力在解放军眼里不值一提。中国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就领教过B-2A的厉害,因此从那时起中国加快了在反隐身雷达技术领域内的研究与运用。如今20多年已经过去,随着多款反隐身雷达的亮相及列装,中国在探测、跟踪和反击隐身机的总体技术实力位于世界前列,拥有一个规模庞大的隐身与反隐身作战体系。

例如中国研制的“米波稀布阵综合脉冲孔径雷达”,或“超视距高频地波雷达,这些反隐身雷达的探测距离在400公里以上,可以有效地探测美军B-2隐身战略轰炸机。前几年,甚至有传闻解放军在山东半岛用远程反隐身雷达发现了韩国上空飞行的美军F-22战斗机,并非空穴来风。

500

例如在去年结束的第十四届珠海航展上,中电科十四所展出了首款非“米波”反隐身雷达—YLC-2E型S波段多功能雷达。尽管S波段与反隐身没有任何关系,但凭借着能量优势与智能算法,使其既能用于防空反导预警,同时也能侦察隐身飞机与飞航式导弹,此外还可探测战术弹道导弹,堪称是一型多用。

按照中电科十四所说法,相当于半个标准羽毛球场面积的YLC-2E型雷达天线阵面上,布置有数量庞大的大功率雷达T/R组件,经过优化设计结合极高的能量应用效率,可以产生惊人的能量。在硬件基础上,YLC-2E型还通过采用智能算法,能够对雷达探测目标进行最优化的调度,以确保雷达能够在广袤的天空中识别出信号微小的隐身目标,并且具备强大的抗干扰能力。

500

考虑到外贸型反隐身雷达已然如此出色,那么自用型反隐身雷达在面对美空军倚重的B-2A时,势必会让他们体会到当年U-2高空侦察机所受过的“待遇”。

除了要地或机动式反隐身雷达外,天基雷达同样也值得关注。所谓天基雷达,是指将雷达探测系统安装在卫星上,然后对隐身目标进行俯视或侧视探测,以此获取较大的目标RCS。天基雷达用于飞机反隐身作战时最大的优势,在于从飞机上方俯视扫描,能够接收到机翼的镜面反射波。任何隐身飞机都不具备对天顶方向的隐身能力。

天基预警雷达可以不受国界、天气和时间的限制进行探测,预警时间长,探测范围大,精度高,此外还可以对目标进行跟踪监视,因此具有极强的反隐身能力。当然,天基预警雷达的技术实现难度较大,运营成本较高,但考虑到愈发严峻的周边态势,中国发展天基预警雷达是必然趋势。

500

尽管中国的天基预警雷达并无更多信息流出,但随着陆地探测四号01星的顺利升空,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窗口。官方报道显示,该卫星是世界首颗地球同步轨道SAR(合成孔径雷达)卫星,搭载着国内直径最大的天线。值得一提的是,陆地探测四号01星仅用于民用领域,那么军用领域的相关研制也会运用到情报、监视和侦察(ISR)卫星上。

500

另据美国《国家利益》网站报道,在“午夜之锤”打击行动中,美空军还出动了10架F-22 A为B-2A提供护航作业。这一细节说明B-2A隐身轰炸机要想深入他国境内实施精确打击,尤其是凌空轰炸时,仍然需要有护航机群(除F-22A外,还包括数量不明的F-35系列)进行掩护。中国空军装备的歼-20隐身轰炸机,也会在实战中对F-22A与F-35予以致命一击。

500

美国军方的推演也表明,面对中国这样的强大对手,B-2轰炸机曾经的优势正在迅速消失。B-2隐身轰炸机飞越伊朗很容易,但要想闯入中国领空,必须提前做好机毁人亡的心理准备,以及飞机残骸进入军博当展品的觉悟。中国的军事力量在高速增长,不管是美国派遣多少架B-2隐身轰炸机,都是一个失败的下场,中国对任何来犯之敌都有足够的信心和能力应对。

科罗廖夫的军事大厅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