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恭毕敬的莫言

莫言大师对小说蛙里的日本作家毕恭毕敬。小说蛙有五个部分。前面4个部分都有一封写给日本作家的信和莫言讲述的故事。第5部分是一部话剧。在第1封信里,莫言写道: “尊敬的杉谷义人先生:

分别近月,但与您在我的故乡朝夕相处的情景,历历如在眼前……您鼓励我们县的文学爱好者们能以我姑姑为素材写出感人的作品……

先生,创作的热情被您鼓动起来了,很多人跃跃欲试。……先生,我想写一部以姑姑的一生为素材的话剧。〞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莫言也和杉谷义人对话,在第1部分,莫言这样写:“先生,我们那地方,曾有一个古老的风气……先生,我大爷爷的故事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咱们得空再聊……

先生,匆匆忙忙讲述大爷爷的故事,是为了从容不迫地讲述姑姑的故事……先生,姑姑接生的第二个孩子是我……水流湍急,如果我姑姑被冲到河里,先生,那就没有我了……我的名字也是姑姑起的:学名万足,乳名小跑。对不起,先生,我对您解释一下:万足是我的原名,蝌蚪是我的笔名……

先生,第二天,我侄子骑着摩托车,从县城里专程回来……先生,我对侄子说,不仅你姑奶奶差点毁在他手里……先生,我小侄子更关心的,显然是王小倜叛逃的过程。” 文学后辈应该对前辈保持尊重。貌似莫言尊重得过了头。为什么呢?除了他喜欢日本以外,应该还有一个原因吧: 莫言一定希望和小说里杉谷义人的原型大江健三郎搞好关系。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对莫言赞誉有加,还向诺奖评委会推荐莫言。抗日战争期间,小说里杉谷义人的父亲是驻扎在山东的日本军人,莫言对他进行美化。现实中,大江健三郎的父亲没有参军,经营着一家造纸作坊,向政府印刷局提供纸币用纸。莫言大师的情商真高呀,竟然把一个为多数人写作的日本左翼作家哄得一愣一愣的。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