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卖卖卖”,万达命运将驶向何方?
来源 | 中访网
作者 | 一杭工作室
王健林和万达,又上热搜了。
5月26日,#王健林再卖48座万达广场#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披露的信息显示,太盟投资集团牵头的500亿元收购案正式获批,万达旗下位于北京、广州、成都等核心城市的48座万达广场即将易主。
为什么在引入太盟等战投、出让轻资产平台股权后,王健林仍在“卖卖卖”?太盟投资集团,在这场交易中又扮演着什么角色?
1
王健林的“白衣骑士”
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披露的信息,本次交易由太盟珠海、高和丰德、腾讯控股、京东潘达、阳光人寿保险直接或通过其各自关联方共同设立合营企业,并通过合营企业收购大连万达直接或间接持有的48家目标公司的100%股权。
有心人不难发现,这些企业的名字都很熟悉,可以说是王健林的“老熟人”。在万达遭遇流动性危机以来,腾讯控股、太盟珠海、阳光人寿保险等都曾为万达出力,尤其是太盟投资集团,多次化身成了王健林的“白衣骑士”。
这家以“抄底困境资产”闻名的亚洲私募巨头,早已是万达的“老搭档”。
2024年3月,太盟联合中东资本、中信资本等向大连新达盟注资600亿元,帮助万达解除珠海万达商管的“对赌危机”。作为代价,万达商管对珠海万达商管的持股从70.15%腰斩至40%,太盟等新股东通过董事会席位深度介入经营——表面是“救命钱”,实则是新的“枷锁”。
2
商业教父的“断臂”清单
自2017年出售文旅项目开启“去地产化”以来,王健林的资产转卖之路堪称一部“资本瘦身史”。
2017年,融创同意收购万达旗下位于中国的13个文化旅游项目公司91%的权益,合计交易对价为438.44亿元;而此前双方在框架协议中所提及的万达旗下77家酒店资产包,则由富力地产以199.06亿元接手。两项交易总金额637.5亿元。
2024年,王健林转让26座万达广场,出售英国豪华游艇品牌圣汐国际,甚至将美国传奇影业股权折价抛售。这些动作虽缓解短期资金压力,却让万达的资产版图从“全球化”逐渐收缩。
2025年4月,万达酒店发展有限公司与同程旅行控股有限公司共同发布公告称,万达酒店发展将以24.97亿元的价格将旗下子公司100%股权出售给同程旅行。
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无条件批准经营者集中案件列表,此次被出售的48个项目公司,分别涉及北京、广州、成都、杭州、南京、武汉等多个一二线城市的万达广场项目。这些曾被王健林视为“万达根基”的资产,如今已沦为自救的筹码。
不过,这些交易看似缓解了短期债务压力,却埋下更深的隐患。每卖出一座核心广场,万达的“地段护城河”就削弱一分。
3
危机能否化解?
自遭遇流动性危机以来,王健林的万达集团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战略收缩。表面看,本次交易为万达带来近500亿元现金流,将显著缓解集团的流动性压力,但王健林的困局并未结束。
王健林的“卖卖卖,本质是用核心资产换取转型时间。当重资产模式在房地产下行周期难以为继,他选择将万达从“资产持有者”重塑为“商业管理者”,但这条自救之路注定布满荆棘。
截至2024年三季末,万达商管账面货币资金约151.15亿元,公司短期借款约38.89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约400.84亿元。
天眼查显示,今年以来,大连万达集团又新增多条股权冻结信息、被执行人信息。
王健林于5月8日新增一起股权冻结,涉及大连万达商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约3亿元股权,冻结期限至2027年5月7日。此前的3月18日,北京万达文化产业集团新增1条股权冻结信息,被执行人为大连万达集团,冻结股权数额为80亿元。
48座万达广场的交易不是终点,而是新赌局的开端。这场豪赌的胜负手,在于万达能否在“卖无可卖”前,构建起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 不是地段、不是规模,而是在资本寒冬中稳定造血的商业模式。毕竟,当所有的“救命本钱”都已抛出,剩下的路,只能靠真本事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