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伦究竟是急流勇退还是以退为进?

  在中国国民党面临「大罢免」紧逼及检调机构「抄家灭党」威胁的兵凶势危之际,党内不少人热盼卢秀燕出面参选党主席以至是「二零二八」之时,国民党主席朱立伦昨日接受表示,国民党主席改选将于今年七月公告、九月改选、十月交接,他非常期盼顺利交棒。朱立伦也谈到,自己和卢秀燕有非常深厚的交情,很多人想见缝插针,真的很难啦!对于国民党内人士力拱卢秀燕接棒国民党中央,他从回答「很好」、「非常好」到「非常欢迎」、「诚挚欢迎」,「其实我的心情是非常期盼顺利交棒」,让党愈来愈好。

  朱立伦这番话既出,当即引发台湾地区政坛热议,这是否是素有「政治精算师」之称的朱立伦,再次在国民党及自己面临重大危机之时的「政治精算」?他的「交棒卢秀燕」之说,究竟是「急流勇退」还是「以退为进」?

  在此前,在美国修读会计学博士学位的朱立伦有过几次「政治精算」,但多以「烂尾」告终。其中最著名的是先是「挡柱」后是「换柱」的闹剧,这与「马王政争」一起,成为国民党由盛转衰的关键转折点。而现在国民党面临的情势,比此前更为严峻,一方面由民进党及其侧翼团体发起的「大罢免」,攻势凌厉,但国民党却判断失误,反应迟滞,「以罢制罢」又发生「死人联署」的错误,因而直到目前为止,二阶段联署出现「三十一比零」的极为悬殊的战况;另一方面,民进党当局祭起「绿色恐怖」大旗,捉住国民党青年军在征集罢免联署书过程出现的重大错误,对国民党多个地方党部进行搜索并扣押主委等高级党工,甚至放风,因为罢免民进党「原住民立委」是由国民党中央党部组发会主导的,可能将会搜索国民党中央党部。这样发展下去,国民党「唔死都一身潺」。

  而更凑巧的是,一方面朱立伦的国民党主席任期将于今年十月四日届满,按照《中国国民党党章》及党内规则规定,必须在七月间进行党主席改选公告,九月间进行党主席改选,十月四日前召开「全代会」,让新任主席就职。另一方面,「中选会」按照《公职人员选举罢免法》及其它有关规范「罢免」活动的规章的规定,可能会将「罢免」三十一位国民党「立委」的投票日期安排在七月底八月间;另有由民众党发起的「重启核三公投」,「中选会」已经确定排期在八月二十三日投票。

  这就形成国民党主席选举的时程,与「大罢免」投票及「重启核三公投」投票的日程,严重重迭,并产生互相影响的效果。因而有人提议,国民党主席选举日期延后,等过了「大罢免」投票,才启动改选的程序。

  不过,从朱立伦昨日的「国民党主席改选将于今年七月公告、九月改选、十月交接」来看,朱立伦可能是担心会引发「贪恋主席职位」的质疑,因而至少是直到目前,仍然是坚持按照既定时程进行党主席改选,即使是党主席改选的过程及可能会突发状况,将会影响「大罢免」的投票结果,还是「大罢免」的投票结果将会影响党主席改选的选情及结果,都是如此。

  从理论上看,国民党中央应对「大罢免」的决策失误,及在「以罢制罢」过程中发生的错误,现届党中央都必须负上重大责任。因此,国民党基层及部分党内政治人物,就产生了「换朱」的念头,希望由卢秀燕「接棒」。但卢秀燕似乎是有诸多顾虑,一直没有表态。即使是昨日朱立伦已经公开说「非常欢迎」、「诚挚欢迎」卢秀燕「接棒」,卢秀燕仍然是以「在公务时间不谈政治」为由,拒绝作出响应。

  卢秀燕拒绝作出响应,固然是遵守公职人员的纪律之举,但可能更与朱立伦只是「务虚」地说「非常欢迎」、「诚挚欢迎」卢秀燕「接棒」,并没有「务实」地点名将会「交棒」给卢秀燕,因而担心这又是朱立伦的「政治算计」有关。

  实际上,朱立伦昨日的说法,极有可能是「急流勇退」,也有可能是「以退为进」,甚至是「拖」卢秀燕「下水」,由两人来共同承担「以罢制罢」失利的责任——倘卢秀燕现在就明确宣布参选党主席的话,就必须与现任党主席共同应对民进党的「大罢免」,如果赢了,固然是皆大欢喜;输了,卢秀燕也需负上一定责任,其挑战朱立伦的「正当性」就将会锐减,而朱立伦要争取连任也将能减轻部分「原罪负担」。

  当然,也不排除朱立伦这是要以清楚列出党主席改选日程的办法,「逼」卢秀燕表态,并「敲打」卢秀燕,已经有张亚中等人公开宣布要参选,而国民党籍「直辖市长」也不止是卢秀燕一人,都很优秀,要参选就必须干脆利落,不要「千呼万唤不出来」。倘在国民党遇到重大危机的紧要关头,仍然是犹犹豫豫,朱立伦就有继续负重前行的「正当性」,让其「忍辱负重」肩挑党务的负责任形象更亮眼,为竞选连任铺路。

  应当说,朱立伦虽然曾经犯过这样那样的错误,但其在任期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尤其是在国民党党产被冻结,资源匮乏的情况下,仍能带领国民党在县市长选举中拿下全台四分之三的地方版图,并重返「立法院」第一大党的地位。倘若卢秀燕仍有顾虑不作表态参选党主席的话,在党主席选举投票时,多数国民党员仍有可能将会继续选择朱立伦,「蜀中无大将」,就只好由「廖化作先锋」矣。不过,国民党可能会错失「二零二八」这个最后的机会。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