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的脊梁骨要被特朗普打折了,中国迎来颠覆性机会?

当地时间5月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在社交媒体上放狠话,建议自6月1日起对欧盟征收50%关税,这一消息瞬间引发全球关注,美欧关系的紧张局势也随之陡然升级。然而,仅仅过了两天,当地时间5月25日,特朗普便改口称美国和欧盟就关税问题谈得非常愉快,还同意将关税谈判期限延长至7月9日。这种戏剧性的转变,让国际社会对美欧关系的走向愈发捉摸不透。而随着美欧关系裂痕不断加深,这几个月来,关于中欧关系的讨论又不绝于耳,不少人认为中欧关系将出现重大转机。但在笔者看来,这种观点可能过于乐观。

500

2020年达沃斯经济论坛上特朗普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图源:美联社)

二战以后,整个欧洲陷入了艰难的处境,夹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很难受。为了自强自保,欧洲各国走上了一体化的道路。最初,欧洲国家通过建立煤钢联营,在关键产业领域实现联合与协作,这一尝试为后续的一体化进程奠定了基础。随着时间的推移,煤钢联营逐步发展,进而演变成了欧共体。此后,欧洲一体化的步伐持续迈进,最终形成了如今的欧盟。中欧关系有着长达50年的历史,其起点便是1975年欧共体的成立。在这50年的时间里,中欧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展开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关系不断发展演变。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欧洲和美国的盟友关系极为稳固。当时,来自苏联的强大压力使得欧洲在安全等诸多方面严重依赖美国。美国为欧洲提供军事保护,双方在战略上保持高度一致,共同对抗苏联的威胁;同时,欧美在意识形态上都秉持资本主义价值观;在经济方面,也都以市场经济为基础,有着基本的共性。多方面的契合,让欧美成为了紧密的同盟。

随着苏联解体,国际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欧共体顺势转变为欧盟,欧洲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自主性有所增强。相应地,美国和欧洲关系中的竞争性开始逐渐显现。在经济上,欧元与美元形成竞争,并且通过建立统一大市场以抗衡美国;在战略问题上(如俄罗斯问题),欧洲与美国的态度也逐渐分化。察觉到这种变化后,为了加强对欧洲的控制,美国加大了对欧洲的渗透力度。美国的这一策略是比较成功的。如今,欧洲一些领导人的个人背景中就存在着美国因素。从个体角度而言,他们在决策等方面的自主性大打折扣。默克尔之后,欧洲主要国家的领导人在很多事务上自主性都很差。

500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图源:新华社)

但近期欧美关系又出现了新的变数。特朗普重新执政后,对欧洲的价值评估较低。而且,特朗普所代表的右翼民族主义和孤立主义,与欧洲长期秉持的偏左的全球主义存在明显的意识形态分歧。从经济层面看,美国和欧洲正在打贸易战。种种矛盾,使得欧洲与美国的关系产生了重大变化。

500

一名工作人员在布鲁塞尔欧洲委员会办公楼里检查欧盟与美国旗帜。(图源:美联社)

然而,这一变化最终将走向何方,目前还难以确定。在国际格局中,美国对待欧洲的态度较为复杂,既将欧洲视为实现自身利益的工具,利用欧洲在国际事务中为自己站台、分担责任,又将欧洲视为潜在的竞争对手,忌惮欧洲实力增强后对自身地位构成挑战。目前,欧美在经济领域的冲突不断,在战略和意识形态上的分歧也较为明显,但这些分歧究竟会对欧洲产生多么深刻和全面的冲击,仍然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500

(图源:新华社)

在中欧关系上,中国的政策始终保持着稳定,始终尊重欧洲,真诚希望欧洲能够强大起来,拥有充分的战略自主性。因此,中欧关系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欧洲自身的选择,而美国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欧洲对华的态度。如果美国对美欧关系造成巨大冲击,例如在关税、贸易规则、军事合作等方面做出损害欧洲利益的决策,迫使欧洲重新审视欧美关系,那么欧洲对中国的态度有可能会向好的方向转变,中欧关系或许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反之,如果美欧关系的分歧并未达到伤筋动骨的程度,欧洲在诸多方面依然对美国存在较强的依赖,难以摆脱美国的影响,那么中欧关系改善的空间则相对有限。

欧美关系目前存在相当多的不确定性,中欧关系究竟会在多大程度上得到缓和,目前我们还难以判断,不能武断地认为中欧关系迎来了一个重要的转折期。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