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暴跌到4.8,昔日神作,跌入粪坑
作者| 探长
来源| 影探
《爱死机》有一条定律:
偶拉奇不拉,隔季屙便便。
第一季9.2分,第二季6.9分,第三季8.5分…
来到第四季,它直接暴跌到4.8分,创下史上最差纪录。
探长有幸亲眼目睹了它从开分5.2一路狂泻不止。
是自身太差,还是网友鸡蛋里挑骨头、恶意打低分?
我不得不站出来说句公道话:
快逃吧,别浪费宝贵生命。
它注的水,大禹都治不了啊!
「爱,死亡和机器人 第四季」
❤️❌🤖
Love, Death & Robots Season 4
2025.5.15
萝卜开会
《爱死机》第四季一共有10集。
口号打得不错:“探索奇幻、科幻、恐怖、荒诞的前沿,突破短剧形式的视觉和叙事界限。”
拍得不咋地,吹牛技术反倒日益渐长。
表面是群英荟萃,实际只是一盘萝卜开会。
IMDb评分,最高分只有7分,最低分只有4.1分
第一集,《无法停止》。
大卫·芬奇(《七宗罪》)打头炮,是制片人兼搭档蒂姆·米勒(《死侍》)安排的任务。
“老兄,我们需要一些有实力的导演。这一季你需要做一集,就拍一部音乐录影带吧。”
大卫·芬奇爽快答应:
“好吧,我要把红辣椒乐队(Red Hot Chili Peppers)拍成木偶风格。”
于是乎,大卫·芬奇把红辣椒乐队在斯莱恩城堡演唱《Can't Stop》的现场,调成了木偶大头娃娃。
结尾还恶整,乐队成员全部丁丁套白袜,鞠躬致谢。
没有故事,只是播了一首歌。
这种偷懒货色也好意思搬上桌?
大卫·芬奇是在坟上烧纸,糊弄鬼呢。
第二集,《迷你第三类接触》。
为了防止世界被破坏,为了守护世界的和平,贯彻爱与真实的邪恶,一群外星人降临地球。
万万没想到,因为下面天赋异禀,被人类误以为是致命武器。
于是外星人与人类激战,开启了宇宙黑洞,地球面临毁灭。
《迷你第三类接触》与《爱死机》第三季第四集的《迷你亡灵之夜》撞号。
甚至结尾处理都如出一辙。
对于银河系来说,地球的毁灭只是一个屁而已。
老实讲,这种创意,第一次新鲜,第二次就无聊透了。
第三集,《蜘蛛玫瑰》。
一个外号为“蜘蛛玫瑰”的机械义体女人想购置武器替亡夫报仇。
不过,卖货郎向她推荐了一只萌态可爱的宠物。
此宠物可通过吞噬其他生物的方式复制DNA,并再破茧重生改变容貌。
一开始,蜘蛛玫瑰不喜欢养宠物。
卖货郎劝说,只要不满意,可以无条件退货。
蜘蛛玫瑰勉为其难,就试养几天。
没想到,在与宠物朝夕相处的日子里,蜘蛛玫瑰竟然变成了“宠物奴”。
她甚至愿意被宠物吞噬,也要救其一条命。
此刻真应该传来BGM:“这就是爱…”
这部动画改编自“赛博朋克之父”布鲁斯·斯特林的同名短篇小说。
原版结局是女子吞吃宠物,改变容貌,继承了宠物的遗传能力。
这个结局残暴冷酷,合情合理。
相比之下,动画拍得太正,不太像《爱死机》的风格。
原作插图
第四集,《400男孩》。
世界末日,黑帮街头混战,与巨婴争夺地盘…
构图造型和《爱死机》第 1季第14集《齐马蓝》如出一辙。
故事叙事还融合了《战士帮》《上帝之城》等经典电影。
总之,看一部顶看好几部,挺管饱的。
第五集,《另一个巨物》。
猫咪指挥机器人推翻人类,统治世界。
额…创意咋这么土气。
叉出去!
第六集,《骷髅地》。
骷髅地,又叫“各各他山(Golgotha)”,相传是耶稣被钉在十字架的地方,后来成为基督受难的标志。
短片里,死而复生的海豚被视为救世主。
八爪章鱼外星人听到海豚诉苦,认为人类在杀害海洋生灵。
于是,这群外星人发动十字军东征,讨伐人类。
这部短片宗教寓意浓厚,倘若不了解故事背景,还真看不明白。
第七集,《暴龙的尖叫》。
这一集是第四季最辣眼、最无语的一集。
一位底层角斗士骑着暴龙兽暗杀皇室贵族,上演一出荆轲刺秦的戏码。
舍身取义之际,她诗意大发,吟诵起李白的《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蹩脚的发音、诗不应景的装逼,尬得我差点抠出一座魔仙堡。
网飞估计是吃了没文化的亏,被ABC的装逼犯给糊住了。
反正,我宁愿吃白人饭三年,也不愿意看这种烂东西。
第八集,《齐克如何信教》。
一部融合了秘传法西斯主义、驱魔宗教元素的 cult动画。
如果你喜欢《地狱男爵》《驱魔师》这类邪典电影,不妨一看。
第九集,《智慧型设备&愚蠢型主人》。
这部动画仿照英国定格动画《动物悟语》,台词诙谐幽默,堪称智能家居吐槽大会。
电动牙刷、摄像头、智能淋浴喷头、智能马桶、自清洁猫砂盆等智能设备轮番上场,大诉苦水。
出于人道主义关怀,我需要向我家的智能马桶、扫地机器人道歉:
“您们辛苦了。”
第十集,《他能悄悄靠近》。
没有困难的工作,只有勇敢的喵喵。
喵喵对立大功,大战撒旦,拯救诗人灵魂。
唉,《爱死机》第四季的猫味咋这么浓呢。
贝壳❌,粑粑✅
从《爱死机》第一季封神开始,它就成为网飞的王牌动画剧集。
殊不知,它原本是一个不被看好的二手货。
当初,制片人蒂姆·米勒梦想当一名动画师,重拍动画电影《宇宙奇趣录》。
“《宇宙奇趣录》对童年的我影响很大,我和朋友在商场里看午夜场,感觉棒极了。你可以在动画中找到一个位置,用成人的主题讲述成人的故事,我想重塑这种感觉。”
《宇宙奇趣录》
英雄惜英雄,蒂姆·米勒找到大卫·芬奇。
二人一拍即合,联合派拉蒙影业,制作一部预算5000万美元的动画短片集。
他们还打算邀请吉尔莫·德尔·托罗、詹姆斯·卡梅隆、扎克·施奈德等圈内好友,让每个人分别拍一部动画短片。
大卫·芬奇、蒂姆·米勒
只可惜,派拉蒙影业与大卫·芬奇发生争执。
因担心票房不佳,对方决定放弃该片,之后也再没有任何一家电影公司对这部动画产生兴趣。
不过,蒂姆·米勒和大卫·芬奇坚信可以守得云开见月明。
“我们真的相信这个项目,拍出来只是时间问题。”
十多年后,流媒体巨头网飞招贤纳士。
大卫·芬奇与网飞牵手合作,顺势将这部雪藏已久的动画短片集递给网飞。
为了不驳大卫·芬奇的面子,网飞决定冒险,提供资金支持。
“网飞给了我们完全的自由,那就在网飞上拍吧。不过要改叫别的名字。”
于是,《爱死机》就这样死而复生了。
作为一部动画短片集,《爱死机》像是一锅炖。
虽然题材类型多式多样,但水平不一、优劣参半。
对观众而言,踩不踩雷,全凭运气。
蒂姆·米勒在《爱死机》一书里吹嘘道:
“为《爱死机》选材是我最喜欢的一项工作。寻找故事就如同在天堂的海滩漫步,脚边布满了数不尽的各种贝壳,既独特又漂亮。
我只需要拾起几枚,擦掉泥沙,装进口袋。潮水每天都会冲来更多宝贝。”
走过四季,《爱,死亡和机器人》还如他所说的那样,贝壳遍地,随便捡就行?
并没有。
至少看完第四季,我觉得它已经没有继续拍下去的必要了。
低头一看。
散落沙滩的已不再是璀璨夺目的贝壳,而是一些被太阳炙烤晒干的粑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