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只管一顿热饭,美军要求部队要忍耐,把钱留给川普搞生日阅兵

这美国国防部是真不拿自家的自家官兵当人看呐,肯掏几千万美元给川普搞生日阅兵,却连多一顿热饭热菜都不舍得给美军官兵吃。“有幸”接受川普检阅的美军部队,每天只管一顿热饭,剩下两餐都得吃军用应急口粮,而且连个正经住的地方都没有,每个人还被要求自带睡袋。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2025年6月14日是美国陆军建军250周年纪念日,也是美国总统川普的79岁生日。值此双喜临门之日,五角大楼宣布,将于今年6月14日在华盛顿特区举行盛大庆典活动,活动的重头戏就是阅兵。此次“生日阅兵”预计耗资将高达4500万美元,期间将有6600名美军士兵、150辆装甲车辆和50架直升机接受检阅。

500

然而,这场光鲜的庆典背后,却是美军基层士兵被迫“勒紧裤腰带”的残酷现实。为了不给有关单位添堵、尽可能减少后勤压力,以及节省经费以支持阅兵筹备,部分受阅部队届时可能一天仅能吃上一顿热饭,剩下两餐都得靠美军中臭名昭著的“单兵即食口粮”(MRE)来凑合

另据一位匿名美国国防部官员透露,受阅的美军官兵预计在庆典期间将会获得每天50美元的额外津贴。不过因为事出仓促,所以五角大楼可能没法给每一个官兵都安排合适的住处,因此受阅部队被要求“全员自备睡袋”。

报道提到,自2017年在巴黎目睹了法国国庆阅兵式的盛景之后,川普便对“坦克开上宾夕法尼亚大道”一事念念不忘。早在2018年,川普就曾试图在他的第一任期搞过一次华府阅兵,后因成本高昂和地方政府抗议而不得不作罢。现在到了第二任期,他又旧事重提,借由美国陆军建军250周年之名,重启了这一计划。

500

500

500

此次阅兵预算原为2500万美元,现在已经飙升到了4500万美元,涵盖官兵安置、装备运输及道路修复等费用的开支。为了安置参加阅兵仪式的3000名士兵,美国国防部还计划征用政府办公楼空置楼层。

为避免装甲车辆压坏华府的桥梁和道路,所以它们仅能在林肯纪念堂附近“象征性亮相”。华盛顿特区市长鲍泽抱怨,要是坦克把华府的道路给压坏了,“联邦政府还得拨款数千万修路”。对比川普政府近年大力削减联邦部门预算,此举被不少美国人批为“挥霍纳税人的血汗钱以满足总统的个人虚荣”。

500

就在川普的阅兵计划高调推进时,美军内部却面临严峻的资源分配危机。多名士兵向媒体透露,部分基地为节省开支,将每日热餐削减至一顿,其余餐食用MRE口粮替代。一名匿名军官称:“高层要求我们‘忍耐’,因为‘阅兵是国家的脸面’。”

尽管美国陆军发言人史蒂夫·沃伦声称,“此次阅兵不会影响部队的正常训练”,但有说法指出,参加川普“生日阅兵”的受阅部队可能得“自行承担人员与装备运输费用”,而这势必导致本就紧张的美军训练预算雪上加霜。

500

这同样是受阅部队的伙食待遇,相比只能靠吃MRE口粮勉强果腹的美军,参加国内阅兵的解放军伙食标准简直不要强太多。

早在2009年的国庆60周年阅兵式期间,住在阅兵村的参阅官兵的人均伙食标准就已超过每人每天40元,其中尤以空军部队的伙食待遇最佳。以当时参阅的我国首批战斗机女飞行员的伙食保障情况为例,在通常情况下,她们的早餐主食在6种以上,包括面包、面条、稀饭、馒头、煮苞米、烤地瓜、面包、蛋糕等;饮料则有牛奶和咖啡等;鸡蛋还分为煎鸡蛋、煮鸡蛋、蒸鸡蛋等;另外还有一些小菜。

500

至于中餐和晚餐,仅一般的小菜超过了12种,主食有10种以上,热菜则有6种以上,包括但不限于:红烧鲫鱼、小鸡炖蘑菇、烤羊肉、炒丝瓜、炒豇豆、炒小白菜、炒豆腐干、炒土豆丝等。

此外,为照顾年轻女战士们的饮食特点,女飞空勤灶还推出了若干“人性化”措施。例如,女孩爱吃炸鱿鱼、炸薯条等,食堂就购置了做油炸食品的机器;女孩爱吃甜食,食堂就会经常做一些拔丝的、糖醋的菜品;女孩爱吃辣的,大师傅们还会为她们做麻辣鸭翅、鸭掌和麻辣小龙虾等。

到了2015年,在当年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阅兵村的伙食保障水平更是在原本就高的水平线上又拔高了一大截。为了让参阅部队吃得好、吃得饱、吃得安,我们特意在阅兵村设置了膳食评估小组,战士们的每日饮食规划都由专业的营养师来亲自操刀。

500

据当时在现场指导部队官兵训练的方队长、第21集团军副参谋长赵健宏介绍,参训指战员每天的训练量非常大,为能及时给他们补充水分和能量,炊事班特意安排了每日6餐制:除早中晚三餐外,训练期间还分三次加餐到训练场,为官兵们送上解暑降温的凉茶、水果。“每周面点不重样”只是最低要求,光面点就20多种。因为吃得实在太好,所以参阅期间战士们对伙食保障的满意率达到了惊人的100%。

500

但是吃得好也有吃得好的烦恼。据当时阅兵村膳食评估小组负责人、我军专业营养师裴素萍介绍,某徒步方队刚到训练基地的头一个月,官兵普遍减重明显,却出现了上火的症状。经系统评估后发现,原来这是因为官兵们肉吃得太多了,人均单日蛋白质摄入量超过了200克,脂肪摄入比例占总热量的50%,远远超出了规定。在找到问题根源之后,膳食评估小组减少了战士们伙食中的肉类、蛋类供给量,并增加了主食、蔬菜和水果摄入量。一周后,官兵的食欲增强了,“上火”症状也得到了有效改善。

500

再后来,到了2019年的国庆70周年阅兵式,阅兵村的伙食保障水平更是拔高到了空前的高度。为此,我国防部在这一年的9月27日还曾专门发文,就受阅官兵的衣、食、住、行进行了详细介绍,其中有关部队伙食保障的部分是这么说的:

500

“这是联勤保障部队成立后,首次担负国庆阅兵保障任务……新时代的联勤保障,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已经成为优质保障的应有之义。扇贝、小龙虾、梭子蟹……为了让官兵吃到新鲜可口、种类丰富的饭菜,兵站依托北京市商委引入29家企业800种主副食品,通过‘淘宝式’在线下单与‘体验式’现场订购相结合,极大提升了官兵购物的方便程度和体验感受。”

“为确保‘舌尖上的安全’,阅兵集训点的所有食品要经过一道道安全检测,对问题食品做到‘零容忍’。食品检验合格后,才被配送到各伙食单位。本次阅兵保障,首次引进国内先进桶装水生产线,经过多级过滤、消毒杀菌、全程监控,确保安全托底、足量供应。水站生产的纯净水直接送到训练场、宿舍楼,方便官兵直接饮用。”

后勤保障对于一支军队的重要性无需多言。古来就有“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的说法,今天部队里也常说“好伙食能顶半个指导员”。能否保障官兵吃得饱、吃得好,这是衡量一支军队综合战斗力是否强大的一项重要指标,从这个角度来说,后勤保障的重要性无论如何渲染都是不为过的。这也是为什么联勤保障部队能在2019年的国庆阅兵式上参加检阅的核心原因,对于广大战士们来说,炊事班餐车的重要性可能丝毫不亚于作战部队的装甲车。

500

过去我们一提到军队的后勤保障,美军总是会被当成一等一的光辉案例抬出来树典型,毕竟美军后勤在二战期间“部队开拔到哪儿,可口可乐的灌装厂就建到那儿”的“富家子”形象是实在过于深入人心了。

现在一晃眼80年过去了,美军的精气神和战斗力显然已经和当年没法比了,连带着曾经一骑绝尘的美军后勤也江河日下。当年美军在北非在德军死磕的时候,尚且能在前线喝上可乐,现在只不过只是在自家的华盛顿特区阅个兵,结果连一天三顿热饭都保障不了。堂堂超级大国混到如今这步田地,想来实在叫人唏嘘。

五角大楼为了给川普搞“生日阅兵”而不惜指示受阅部队“勒紧裤腰带忍耐”,这种骚操作让我想起了明末时期的老皇历。

崇祯二年(1629年),清军突破长城防线直逼北京,明廷急调各地军队进京勤王。山西总兵张鸿功率领五千晋兵奉命入援,但兵部在三天内连续下令其驻守通州、昌平、良乡三地。根据规定,军队到达新防区当日不可开粮,此举导致赴京士兵三天未能领到口粮。情急之下,饥寒交迫的士兵被迫自行劫掠粮草,朝廷毫不体谅,反以“约束不力”为由逮捕了巡抚耿如杞和总兵张鸿功,并将他们处死。

500

明廷的倒施逆行彻底激怒了勤王军上下,五千官兵遂一哄而散,逃回山西。此类事件在明末层出不穷。甘肃勤王军士兵因长途行军无粮,在安定县(今甘肃定西)发动兵变,格杀参将后自行返营;明军士兵因为普遍性缺粮而被迫劫掠百姓,甚至不惜“杀良冒功”,此举进一步激化了明朝内部的军民矛盾,迫使部分溃兵加入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这些哗变事件不仅削弱了明军的战斗力,还使本应用于镇压起义的兵力转化为反抗力量,最终加速了明朝的崩溃,而崇祯最后也落得了个身死国破的结局。

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诚如狄熙客所言:

当川普的生日阅兵在华盛顿的喧嚣中落幕时,历史的幽灵却悄然浮现。明末勤王军的溃散与美军的“一顿热饭”困境,跨越四百年时空,竟在荒诞中达成诡异的共鸣——一个政权的崩塌,往往始于对基层尊严的践踏。崇祯帝因克扣军粮痛失江山,今日五角大楼为“面子工程”牺牲士兵温饱,两者何其相似?

美军曾经的“可口可乐神话”早已褪色,取而代之的是睡袋里蜷缩的士兵和冷冰冰的即食口粮。若继续将资源倾注于虚荣的阅兵而非战士的福祉,所谓的“超级大国”终将沦为纸糊的巨兽,一场真正的危机便能将其撕得粉碎。

历史从不重复,却总在押韵。当权者若执迷于表面的荣光,漠视脚下的根基,那么无论多么盛大的阅兵,也不过是帝国黄昏的最后一场焰火。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