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看过去总觉得那时机会好,哪知道那时候的问题困难更多

【本文来自《我自己的公司去年裁员70%,我判断今后10年,中国的失业率会超高》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Mmarcus
  • 我们00年的大学扩招就是为承接美国产能做的准备,上世纪90年代末,你能在媒体上看到一句对美国的重话吗?为啥呢?因为我们这20年的技术进步主要还是靠引进,大量为品牌做配套的下游企业是我们现在能搞自有品牌的基础,华为是很牛,但是如果欧美企业替我们培育的国内配套厂商,华为也无计可施。再比如byd,当年就是诺基亚培养的供应商,没有诺基亚让byd生产电池练手,也不会有后面的byd了,他们那代人机会比我们多多了,现在都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了,想冒头,不容易,时机不对,就是送死。

我理解00年的大学扩招就是为推迟就业时间,减少失业,毕竟高中毕业做大部分工作的基础知识已经足够,缺的是工作经验。如果真的是为了承接美国产能,那应该是多办技校,少培养眼高手低的人。

现代人看过去总觉得那时机会好,哪知道那时候的问题困难更多。当然乱世出英雄。

建国70多年来,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可能又到了需要变化的时候了。

早些年我们基本上靠出口农副产品换回各种工业设备,搞工业化,没钱没技术没人才只有这种苦办法笨办法。

那时候进出口基本是平衡的,国家没有多少外汇储备。

近几十年我们开始大量出口工业品,换回能源、技术、高精设备、矿产、农副产品。出口量逐渐大于进口量,部分外汇以投资利润、个人资产、对外投资等形式流出,积累了大量美元美债。现在这种模式似乎已经走到顶部,和平年代持续长期大量贸易顺差肯定会受到贸易逆差国的反感甚至抵制。

今后如果还想持续发展,应该在进口替代上下功夫,在科技上下功夫,在调整规则,促进国内就业和消费上下功夫。

过去我们靠低工资长时间工作增加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对于国内市场,需求就那么多,如果有规则限制,大家都少干点,多拿点,增加就业人数,多点时间休息消费。高工资,短时间工作,多就业,那进入发达社会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