姗姗来迟的小米YU7,要争回一口气
小米YU7,千呼万唤始出来。
昨天的小米发布会上,雷军一口气发布了数款产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小米玄戒O1自研芯片,以及公布已经半年的小米纯电SUV YU7。
看完发布会全程,相信不少人最深刻的印象有两条:低调拘谨的雷军,以及价格成谜的小米YU7。
相较于SU7发布时的意气风发,在发布YU7时的雷军明显变得谨言慎行,少了很多激情澎湃的金句。
其实不难分析雷军此时的心态,毕竟小米造车以来,近期刚好处于最大的舆论风暴之中。
小米YU7的命运,也从过去的接班SU7巩固市场,变成了临危受命拯救小米于水火之中。
鉴于此,小米选择暂时不公布YU7的价格以及开放预订也情有可原,毕竟还需要一段时间来收集市场反馈,方便后续战略调整。
总的来说,小米正在打一场不能输的仗,而能不能一转攻势,就得看小米YU7了。
01
小米YU7,被迫成为救世主
从封神到谷底,只过去了一个月。
SU7 Ultra发布时小米有多意气风发,后续就有多么难。
一场突如其来的高速事故、接二连三的设计问题,让去年风光无限的“神车”,风评出现了大反转。
其实,从小米的产品规划来说,这种汹涌的负面舆情并不是不可预测。
毕竟在整个车圈都在依照“家用+大空间”或者“平价+大玩具”思路造车的时候,小米SU7确实是其中的一个异类。
论价位,SU7并不是一款大部分人能买得起的车;论空间,SU7有限的后排座一直都饱受吐槽。
而作为SU7“加强版”的SU7 Ultra更是异类中的异类,这辆纯打着赛道、竞技旗号诞生的产品,诞生以来最大的宣传手段竟然是去纽北刷圈,而不是各种家用、实用功能。
换句话说,小米以一己之力,把中端纯电轿车+偏竞技属性这个原本“不好卖”的品类玩成了爆款。
但就是这么两辆“非市场导向”的车,却在去年让整个车圈掀起了巨大的波澜,也许连小米自己都想不到。
不得不说,小米的品牌号召力,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可以盖过产品定位本身了。
这么一来的后果也显而易见。
作为企业转型的第一辆车,小米SU7收获了太多的目光,关于它的种种问题,也会被放到聚光灯下进行放大。
高速车祸引发了全民对于小米SU7安全性的质疑,顺带也让国家看到了对隐藏式门把手、辅助驾驶系统等技术的管控。
而小米SU7其余的诸多设计缺陷,以及SU7 Ultra的“挖孔事件”,也让“网红神车”的光环暗淡了不少。
按照雷军自己的话说,小米已经渡过了“新手保护期”,车圈的真正残酷一面,这才开始向小米展露獠牙。
而对于小米来说,能够摆脱这一现状最好的武器,就是一款各方面都更上一层楼的新车。
这个任务,自然而然地落到了小米YU7头上。
其实,YU7越算是命运多舛的一款车,去年年底刚刚披露之时,各路舆论都认为YU7将会是SU7的爆款接班人,站在SU7的肩膀上肯定能成为更爆款的存在。
而如今SU7陷入舆论危机,YU7的任务一下从“守卫江山”变成了“收复失地”,责任和任务都重了不少。
小米YU7,会是那款“救世车”吗?
02
Model Y奇迹,能否再现?
先发布纯电轿车立住人设,再用纯电SUV打下市场,正是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立足的玩法。
2019年,Model 3在国产化后开始交付,首年销量就高达11.6万辆,创下新能源同类车型中的纪录。
而到了2021年,Model Y正式粉墨登场,对于看中空间以及家用属性的中国消费者来说, Model Y明显更符合市场需求,于是开售首年就卖出了16.1万辆,超越Model 3成为新能源领域的销冠。
现在看小米的节奏,其实和特斯拉保持了高度一致:
小米SU7对标Model 3打下人设,YU7的任务则是和Model Y一样拿下市场。
刚好今年特斯拉Model Y也发布了焕新款,不如就这两款车型做一下PK,看看具体成果如何。
续航及动力方面:
特斯拉Model Y换新款的一大改进方向,就是在续航、电池方面的升级。
焕新版特斯拉Model Y后驱版搭载62.5kWh容量电池,而长续航版则高达78kWh。
这两款的续航也分别高达593km和719km,相较于原版都有大幅提升。
而小米YU7在续航方面可谓是全面超越,其中后驱版搭载96.3kWh电池组,四驱版搭载101.7kWh电池组。
前者续航直接高达820km,而因为四驱版本的电机功率较大,所以续航缩短至770km。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YU7在方向上仍然延续了小米SU7的运动基因,因此电机功率、零百加速等方面也要比焕新Model Y要高一些。
但这并不意味着小米YU7就无懈可击,因为搭载了高容量电池组和较大的车身,小米YU7的车重高达2.4吨左右,在操控性上不一定有优势。
外观及内饰方面:
Model Y的内饰一向以“毛坯房”著称,粉丝称其为极简科技风,不喜欢的人也十分嫌弃。
焕新款Model Y的内饰虽然较前一代车型在外观和舒适性上有所改善,但与国内同类型竞品相比,仍然属于中下水平。
而小米YU7在内饰方面自然是完全不输Model Y,彩电+大沙发配置也十分齐全。
不管是新推出的小米天际屏全景显示,还是后排的操控屏幕,都是国内新势力的拿手好戏。
而主副驾标配的零重力座椅,外加可放倒135度的后排座椅,保证了乘坐舒适性。
在尺寸方面,YU7的在车高方面和换新款Model Y相差无几,但是比Model Y更长、更宽,尽管没有全尺寸SUV那样能装,但至少可以满足大部分家庭需求。
而至于外观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值得一提的是,小米YU7首发颜色中的“宝石绿”,与法拉利Purosangue恩佐限量款颜色十分相似,可能又是一次“心有灵犀”吧。
总的来说,光看纸面数据,小米YU7的优势还是相当明显的,但YU7的真正实力,恐怕要等到各路测评以及开售之后才能窥得真相。
至于售价,按照小米的一贯逻辑,小米YU7的售价应该是不会高于焕新款Model Y的26.35万元。
你心中的预期售价是多少?可以在评论区讨论一下。
03
逆风翻盘,YU7只是第一步
YU7在国内市场面临的阻力,可远远不止Model Y一家。
至少在整个新能源圈子,想做高端纯电,特斯拉都是绕不过的一道坎。
从小鹏G6、乐道L60再到阿维塔07、智界R7,无一不把Model Y当作了主要竞品。
虽然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但在群雄争霸的国内新能源车圈,也免不了和诸多国内竞品的竞争。
发售之前,小米YU7自带的“热搜体质”已经初试了一下车圈舆论的险恶。
发布会前几天,有不少博主已经发布了“小米YU7维权”的相关内容帖子,其中不乏对小米YU7的质量有诸多诋毁和恶意揣测,结果就遭到了小米法务部的重拳出击。
其实,这也只是车圈险恶舆论战的冰山一角,YU7即将面对的全网放大镜,只能比SU7更加严苛。
反映在产品上,就是YU7要比SU7做得更加天衣无缝,更加完善才行。
其实,即便小米YU7相比于SU7和SU7 Ultra来讲是一款更加主流、更加市场导向的车型,但它身上的种种设计,也突出了小米的一些独特气质。
比如,小米YU7的大灯进气口等空气动力学设计以及高性能电机,也直接延续了SU7的运动属性。
用官方自己的定位来讲,小米YU7正是一辆“豪华高性能”SUV,兼具空间和驾驶娱乐属性。
但已经在“高性能”上吃过亏的小米,难道要一直死磕高性能到结束吗?
其实,一直以性能为主要卖点,不但面对的市场规模有限,也和市场的主流需求有所出入。
在去年年底和YU7同时流出谍照的小米大型SUV,就有传言称它是一款混动式全尺寸SUV,正是国内车圈最“保险”的流量密码。
对小米来说,接下来的每一步,都会更直接地面对和同类型竞品的正面竞争,前路也会越来越险恶。
小米要做的事情,就是扎扎实实走好每一步。
作者 |茴香拿铁 审校 | 琪琪
视觉 | 金克斯 轮值主编 |云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