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撕厨师隋坡的MCN,为啥被全网骂
作者:雷斯林 公众号:为你写一个故事 / raistlin2017
最近一家MCN机构手撕了一位厨师,骂他背信弃义、不懂感恩。
骂了还不止一次。
从5月16日开始,拥有“特厨隋卞”账号的MCN连发视频,控诉出走的“特厨隋坡”。
理由是自己给他投入了百万元,把他捧出来了,结果合同到期后,隋老师就走了。
走就走呗,但他马上就违反了竞业协议。
为了证明自己在特厨IP打造过程中作用很大,他们用拍摄花絮和聊天记录来证明隋老师是怎么被包装出来的。
意思是没了他们,他连台词都念不通顺,堪比1234567演员。
为了证明自己宽宏大量,他们说每月规定拍30条,他没完成;
后来降低标准到16条,他又没完成,还动不动因为其他事,要团队等他。
都这样了,我们i人团队还是很包容他。
好了就算你要离开,你要违约侵权,但你不该把编导小李也带走吧。
你要知道,要是没我们,你这个一度失业到打零工的素人,可能还没饭吃呢?
一句利欲熏心、忘恩负义都不足以概括。
所以为了升华主题,MCN再引用参考文献《哪吒2》表示,自己是忍无可忍下才曝光全部真相。
(之前关于MCN与隋老师分道扬镳的解释中,
出镜人自称i人,
后来网友就把这个MCN叫做i人团队)
不要怪我。
好了,在i人团队眼里,一个善良的自己,遇到了一个卑劣的隋老师。
看得我眼泪都快留下来了。
另一边,隋老师那方也没有沉默。
先是那位指导隋老师念词的小李发声,说MCN你们别带我。
他还说编导摄像剪辑运营文案选店开车全是我一个人。
意思是i人团队说的整个团队围绕隋老师转的说法有问题,就他小李在帮隋老师。
后来见前东家发的视频越来越多,小李也坐不住了,表示:
还是在强调,我不是你们来黑隋老师的工具;你们自己写的文案烂、心眼小、操作细碎;
更关键的是,隋老师是灵魂人物,他的专业水平才是至关重要的,台词念的流畅不流畅是次要的。
而且非要说隋老师是包装出来的话,那也应该是我包装了隋老师,而不是你们i人团队。
那百万应该是我赚的啊!
这点也有网图佐证。有网友爆料,拍摄时就两个人。
值得注意的是,小李文案里有一句话:“也只是一点点微小的工作”。
因为引经据典,它得到很多人的赞同。
见到小李这么义愤填膺,隋老师就转发了这篇长文。
但送给隋老师的助攻还没完。
比较熟悉探店行情的博主“唯一讲述者”发视频爆料,说“特厨隋卞”账号的一期视频报价是48000-85000。一般来说,MCN和网红的分成是五五分成、四六分成。
对此,一位与小李同昵称的人在聊天记录里说:对,是5。
不过是500,所有商单里,隋老师只能拿500块。
到了这里,一组梗出现了:
李百万和隋五百。
不过i人团队不太认可。
他们说一个商单只赚500块,那你隋老师拿什么钱来装修大院子。
双方就这样各执一词。
其实我至今不太相信一个商单给人分成500块钱这种骚操作。很不合理。
不仅如此,网友还主动请缨,开始了对i人团队的全面反击:
MCN说隋老师一度失业,在打零工,所以你们让他有口饭吃。
网友表示,隋老师的师傅那段时间病重,隋老师辞职照顾他;之后三个月去了某国营饭店,接师傅的班。
MCN说隋老师缺勤严重,任务常常完不成,你还全额给他发了酬劳。
网友表示,你规定的任务是每月拍30条,这是拿特级厨师当牛马用。
MCN说,隋老师没报备就参加其他活动。
网友表示,去美食节当个评委嘉宾都不行了吗?
最离谱的是这次。
MCN说隋老师签了竞业协议,后来堂而皇之违约了。
网友表示,竞业协议要竞业限制通常是在劳动关系中用,你自己都写非劳动关系了;竞业协议要给出经济补偿的,你是一点都不给。
所以句句说隋老师违约,句句又暴露自己的压榨和冷血。
网友不仅言语上反击,也在行动上抵制i人团队。
MCN每发一次问控诉隋坡,它就会加剧一次掉粉。
账号“特厨隋卞”仅在B站,5天里就掉粉20万,且粉丝数已被隋老师的账号超越。
而他新发的视频下,弹幕都在转发又一个梗:
失业特厨在餐馆打零工。
有人查了下,发现这确实是一个很小的MCN,旗下没啥成功账号,最成功的账号可能就是隋老师了。
为啥?
因为MCN是一个不那么好做的生意模式。如果是大号带小号那还好,还能做点矩阵出来。如果是纯粹孵化别人,很难长久。
首先,有能力的博主不愿意跟MCN钱,他不差流量不缺广告,那自然也不需要MCN的扶持。
这样的博主即使一开始在MCN,但自己做大后,都想把MCN踢开,谁让MCN拿走他们好几成收入呢。
而愿意跟MCN签约的博主,大概率火不起来。
他们跟MCN签约后,往往会希望MCN付低薪,这样就没了后顾之忧。
一旦他们真的做大做强了,又会第一时间踢开MCN,让MCN之前的投入全打水漂。
这就是背后本质矛盾:
优质博主都会去单干。
普通博主想要保底收入。
一旦优质博主走了,只剩普通博主了,那MCN就没有创收来源,没钱了,那普通博主和MCN公司的矛盾会更加剧烈。
善恶的轮回。
所以,本质是一个畸形的多角关系。
以前是这样,以后更会加剧。
克劳锐发布的关于MCN的研究白皮书显示,2024年,净利润实现上涨的MCN机构占比不足三成,另一边连续3年机构减员比例都在小幅增长。
所以,坏消息是,大环境的残酷。
好消息是,现在的MCN更加注重自然流量,而不是单纯地去刷数据。
因为后者没法转化成收入和利润。
实际上,视频赛道看似拥挤,能做的还是很多,只是内容为王的时代,依然有博主和MCN喜欢走捷径。
但有一条道理很清晰。
商业世界就是很残酷的,当你提供不了什么价值时,就不要想着用道德捆绑对方。
这点对网红,对MCN都成立。
因为道德没啥效力。
你要想让道德有效力,那得加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