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狗狂欢”能救得了“BangDream”么?
题图 / BanG Dream!
邦邦要火
2023年的夏天,《BanG Dream! It's MyGO!!!!!》(下简称《MyGo》)用一场"谜语人文学"的风暴席卷东亚互联网。
丰川祥子“你不管什么事,都想着自己啊”,长岐素世挽留下跪的“我什么都愿意做”等各种名场景的不断演变复刻,在B站与Niconico都掀起了一阵赛博癔症,且热度持续两年仍持久不散,而到了2025年,随着“BangDream”新动画《BanG Dream! Ave Mujica》(下简称《Mujica》)的开播,这场模因风暴继续席卷了。
从《MyGO》到《Mujica》,从观众将角色崩溃现场剪辑成各种鬼畜抽象视频,持续衍生大量表情包与抽象梗,再到出圈后,旁观人将相关过激粉丝和饭圈行为也当做一种模因文化传播,随着最近《Mujica》动画的不按常理出牌,如今武士道推出的“BangDream”相关企划动画,已经蜕变为互联网模因的超级培养皿。
但这一切在推“BangDream”企划许久的老人眼中,以及对《BanG Dream!少女乐团派对!》这个“BangDream”企划内的乐队手游来讲,《MyGO》与《Mujica》在整个“BangDream”企划中都显得很微妙,大家说着“鸡狗都是邦邦(“BangDream”企划简称)的一份子”、“功大于过”,但也都承认《MyGO》与《Mujica》在“BangDream”企划中更像是独立的野史与番外。
走过十年的“BangDream”
说实话,2025年对于“BangDream”这个企划而言应该是个特殊的年份,从2015年到2025年,“BangDream”正好走过了十年,且由《Mujica》动画为其十周年来了波大的热度。
最开始的“BangDream”将自己称之为次世代少女乐队企划,以乐队的形式与二次元少女偶像企划老前辈“LoveLive!”和“偶像大师”做出区分。
作为二次元少女企划,“BangDream”同样涉及了多方产业,从音乐产品、广播节目、演出,再到书籍、漫画、动画、游戏、周边,在一开始,武士道就为“BangDream”设想了一条全面发展的宽广道路。
少女乐队,少见的乐器与歌唱的结合;线下演出,现实与虚拟的破壁;搭配其第一个真人乐队“Poppin‘Party”自身的实力优秀热情洋溢,再赶上当时“二次元少女企划”的热潮风口,一系列企划产业内容的支持,让“BangDream”这个企划虽然在最初定位有些偏,但在找准方向后,成长十分迅速。
《BangDream》初代乐队“Poppin‘Party”
从“Poppin‘Party”2016年第一场正式的LIVE演出,到登上日本武道馆这个具有代表意义的场地,只相隔了一年,成为当时历史上最快速度登上武道馆的女子乐队,且期间“BangDream”还推出了第二支,同时也是在“BangDream”里后续热度极高的真人乐队“Roselia”。
“Poppin‘Party”武道馆演唱会
在年初的“Roselia”上海公演中,其抢票热度还登顶了猫眼第一。
此后“BangDream”稳定推出各种风格的新乐队,截至目前,“BangDream”已经正式推出了9个乐队,其中真人乐队6个,虚拟乐队3个。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BangDream”本身二次元少女乐队企划的特质,其真人乐队在面对虚拟与现实的同步时,遇见的困难往往比此前的“二次元偶像企划”形式更为艰难,除去要求对应声优的演唱能力与营业能力,还需要加上对乐器的掌握。
虽说武士道在乐队选人环节和编曲方面都有所侧重考虑其角色声优对乐器的掌握能力,但在“BangDream”的真人乐队里,有不少中之人仍是可以说从零开始学习的对应乐器。
更进一步的,还有中之人本人并不是以乐手为全部工作内容,也并不完全等同于虚拟角色的天然变数,“BangDream”的各种真人乐队在这十年间同样经历了不少的人员变动,对乐队人气也产生着影响。
且在《MyGO》和《Mujica》动画出现前,“BangDream”企划内的乐队故事虽然也有着一些戏剧性的剧情内容和乐队间的人际冲突故事,但武士道整体做的并不是那么突出,其整体故事节奏还是更偏向于早年间“少女与热爱”、“团魂”内容的叙述,更多的沉重剧情和冲突内容也主要放在了游戏故事内。
虽然在过去的“BangDream”衍生内容中,也有不少的抽象梗甚至键政内容,但在没扩圈时,邦邦人的生活还是相对平和,且整体企划的方向还是偏向于“正统”二次元少女企划的,直到《Mygo》和《Mujica》的出现。
“异军突起”
需要明确的是,作为一个已经走过十年的乐队企划,“BangDream”的人气下滑是不可避免的。
在《MyGo》出现前,“BangDream”的热度相比一开始的如日中天已经大不如前了,在2022年时,“BangDream”的各种活动讯息少之又少,不少邦邦人也将“邦邦要火”作为了一句自嘲式的调侃挂在嘴边。
而《MyGo》的大火,及其后续的大量热度,确实是给整个企划“续了口大的”。
对于老邦邦人来说,《MyGO》和《Mujica》,他们有不少人都是当番外来看的,同时对于扩圈后乐子人带来的舆论环境嘈杂反而不甚在意,唯一可能担心的,其实是“键政”带来的影响,极端内容的扩散,和中之人的立场问题。
而事实上,虽然《MyGo》和《Mujica》动画讨论热度奇高,梗传播极广,但其大部分观众和泛用户,对于其本身所属的企划“BangDream”,是并不怎么关注的,简言之,《MyGo》和《Mujica》催生的粉丝里面,大部分都是两团角色的铁血 “单推”。
同时在“BangDream”目前的手游故事里,“MyGo”与“Mujica”的乐队故事也与此前的老团乐队角色互动并不多,故事风格也大有不同,因此在老邦邦人眼里,《MyGo》和《Mujica》更像是独立的番外故事,在新粉丝人群内,了解“BangDream”此前的乐队内容目前也并不能帮助他们阅读到更多《MyGo》和《Mujica》的故事,两团的新粉丝与老邦邦人产生了微妙的隔离。
也许以后武士道会增加两团与其他乐团成员的互动内容,来完整和统一“BangDream”的世界观,但就目前而言,《MyGo》和《Mujica》的飞升,对于企划内的其他乐团来说,真的只是在“同属武士道”的标签前提下,喝了口残汤。
救“BangDream”?
在同企划内,与《MyGO》持续两年的热度不断,和《Mujica》最近的热度霸榜形成对比的,还有“BangDream”手游的静悄悄。
《MyGo》动画大爆的2023年,《BanG Dream!少女乐团派对!》手游日服流水却反而下滑了,与此同时,这两年“鸡狗”梗图满天飞,抽象模因遍地的国内,《BanG Dream!少女乐团派对!》手游国服也并没有多大起色。
这一方面是由于《MyGO》和《Mujica》在国内的破圈密码是"抽象话语"、"谜语人"等碎片化模因,泛用户通过各种抽象梗图入坑,消费的是情绪切片而非完整叙事,更别提整体与“BangDream”的企划故事风格大相径庭。
而手游仍要求玩家投入时间去打歌和沉浸式体验剧情,这种深度沉浸模式在当前的时代环境和依靠情绪切片的泛用户中传播犹如逆水行舟。
另一方面则是在《MyGo》和《Mujica》上,武士道想要走的道路或者说侧重点,越来越强调线下了,更偏向现实的故事风格和隐喻,更注重线下的推进和衍生,武士道对新观众的引导,也并没有放在游戏的导流上。
同时《BanG Dream!少女乐团派对!》手游,本身自2017年开服以来,也已经走过了8年之久,是一款“老游戏”了,其游戏的相关演出和Live2D技术,放在当前经历了技术迭代和二游内卷时代的新世代用户面前,难免会显得有些“不够看”。
我不知道武士道会不会在后续让《Mujica》和《MyGo》真正意义上与“BangDream”融合,还是让其真的成为“BangDream”企划里独立于其他乐队风格的“番外故事”,更不知道武士道会不会为其开发出新的内容游戏或者线上内容。
我只知道,虽然《MyGo》和《Mujica》在近两年的互联网环境中成为了顶流,但在这一片的“鸡飞狗跳”中,“BangDream”除去“鸡狗”的企划本身,仍还在不甘地呐喊着“邦邦要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