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贯通,能阻挡牛校挖墙脚?

  最近有很多家长问我:贼老师,我们这里搞初高中贯通了,这到底啥意思?

  意思很简单:把好生源留住。

  能搞初高中贯通的学校, 一定不会是一家独大的那种高中——如果哪所高中在当地已经具备碾压性的优势了,他为什么要搞初高中贯通?反正最好的学生一定都会削尖脑袋来的。而这所高中如果有自己的初中,更不用担心最好的娃会流失:流失去哪里?去一所比自己差的高中么?就算孩子答应家长也不答应,毕竟家长的面子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是极其重要的一环。能真心从孩子身心健康角度出发,不顾忌自己面子考虑孩子教育问题的家长是微乎其微的,不要嘴硬,等到你面临选择的时候一定会去劝孩子努努力留在好学校的。

  一般来说,搞贯通的学校,要么就是群雄并举,有那么三四所头部校,大家不分伯仲,设立好护城河,防止自家好学生被其他学校挖走;要么就是二流重点,防止被顶级重高觊觎。那么这种方法到底有没有用呢?

  不能说完全没用,只能说用处不大。

  要知道最好的生源从来都是给最好的学校准备的。我读初中的时候,之前几届都有保送名额,但是我们初中只能保送到市区排名第二的重点高中,排第一的高中不给我们名额。每个班的第一名有保送资格,如果放弃,则第二名递补,以此类推。我印象中没有一个第一名选择保送,都是放弃,就连第二名选择保送的都很少,大多数是第三名甚至第四名保送走的,这就是现实。

  求稳的,那都是距离最好的差一口气的,最好的压根看不上这种。事实上,早在《三国演义》里对于贯通班就有描述:鸡肋。

  还有一些博主说,这对于留下尖子是好事,因为他们会调整教学进度,使得尖子生无法适应其他学校的节奏。讲真,这也就是互联网给了你们这帮学渣在网上瞎扯淡的机会,你们根本不懂尖子生,也不懂家长。改个节奏你以为就能拦住尖子生?

  我以前就带过某个五四制出来的学生,他是在五年级的时候被当地唯一的头部初中录取。要知道当地的其他小学都是六年的,按照道理说起来人家少读一年,是不是会跟不上?

  纯属想多了。在那个小升初考试还是合法的年代,人家只读五年就达到了读六年的尖子的水平,还不够说明孩子的学习能力么?所以虽然适应起来没有任何的不适。

  还有的文盲博主说,现在为了一些掐尖计划,所以学校里给初一的孩子突击讲到高一,要是贯通了,不得讲到高二高三,这时候人家更牛的学校没法挖了。

  其实top校只要一句话就够了:你们那个学校讲到高三,和我们讲到高三,那是一回事么?

  结论:头部学校的贯通班,留下的是本校大部分的尖子,少部分尖子会流向更适合他的其他头部学校;二线重高的贯通班,几乎留不下自己的尖子,只能留下次优的生源。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