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这些年获得一个庞大市场应有的经济增长,但发展潜力有限,主要掣肘因素是文化

来源:@王江雨Law

我对印度也是略知一二的,当然也就是一二而已。我当然去过印度,还主导过关于印度的研究项目,但主要是接触海外印度人,感觉他们素质都不错,绝大多数时候相谈甚欢。因为这本书,在新加坡时候一次碰到一个印度青年学者见到我说,professor Wang,印度很多学者知道你。

记得一个研究印度并在印度生活过多年的学者告诉我,Jiangyu,你在海外接触的印度人,都是印度标准下的精英和高等人,他们不代表真正的印度。我在印度大地行走时候,深深感受到这一点。

我很爱吃印度餐,主要是喜欢印度囊,蘸着mutton吃,有点羊肉泡馍的感觉。我对印度,其实主要是怒其不争,厌其虚浮。

但尽管印度这些年获得了一个庞大市场本应该有的经济增长,但总体发展潜力很有限,主要掣肘因素是文化方面的,好空谈轻行动。口舌之间就能产生足够的多巴胺,就不需要辛苦耕耘以图收获了。做不到的,只要想到说到,就足以傲视天下,为印人所敬。以前耻辱都权当不存在,通过重构叙事,把一切失败转化为心理上的大获全胜。

反观中国,即使条件改善了,也要“昏睡百年,国人渐已从醒“”孩子这是你的家睁开眼吧回头看吧“这样不断提醒,初中历史教科书开始就几十年如一日强化百年国耻,不断滋养发奋图强报仇雪恨的意识,将受害者意识转化为强国动力。

印度没有这个有时候显得用力过猛的精气神,要另找路径团结整个国家,那就是天下无敌的民族主义赢学喽。这决定了印度发展的上限:成不了大器,也难以为恶。印度再坏,也成不了二战时期恶魔般的徳日。

所以中印还是可以友好相处的。

500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