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生意人报:中俄企业通常选择中国仲裁机构解决争端 较少选择国家法院

    据俄罗斯《生意人报》报道,当出现争端时,俄罗斯和中国公司通常选择中国仲裁机构,此外,也会选择俄罗斯仲裁法院,但较少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的国家法院。

    据报道,影响机构选择的因素包括争端性质、索赔金额以及强制执行裁决的可能性等。

    《生意人报》写道,专家们重点指出中国大陆五大仲裁机构,它们是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北京仲裁委员会、上海国际仲裁中心、深圳国际仲裁院和广州仲裁委员会。此外,专家们还指出,香港国际仲裁中心是一个受双方欢迎和理解的平台。

    文章称,俄中合同双方一般不会将问题诉诸法庭,而是通过谈判解决争端。

    -----------------

500

    相关新闻:对俄仲裁法律服务联盟成立大会暨对俄仲裁法律服务论坛成功举办

    2025年4月25日,对俄仲裁法律服务联盟在哈尔滨成立。对俄仲裁法律服务联盟整合各职能部门和各领域服务力量,优化涉俄商事纠纷解决机制,是服务中俄企业经济贸易活动高需求的对俄法律服务要素平台。对俄仲裁法律服务联盟的成立,开启了我省对俄仲裁法律服务事业新篇章。

    成立大会上,哈尔滨仲裁委员会汇聚省内12家仲裁机构、司法行政机关、公证处、高校、科研单位、行业协会和涉外企业等44家首批成员单位郑重签约,并举行对俄仲裁法律服务联盟联络处揭牌仪式,发布2025哈尔滨宣言。

    哈尔滨市司法局王利功副局长在成立大会上致辞表示,对俄仲裁法律服务联盟的成立,外应市场需求,内聚发展动能,蓄势强劲、蓬勃待发,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亦是推动中俄法律服务深度融合的创新发展,更是打造向北开放新高地的重要举措。联盟打造集资源共享、业务协作、法律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不仅将提升我省对俄仲裁法律服务的专业化水平,更将为中俄企业解决跨境纠纷提供高效便捷的路径,为经贸合作注入新的法治动能。

    哈尔滨市贸促会史晓君会长在致辞中,分析了当前中俄经贸合作的宏观形势,点明了对俄仲裁法律服务联盟成立对于优化涉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意义,以及贸促会在推动仲裁服务专业化、国际化进程中发挥的关键作用。同时指出,哈尔滨市贸促会将加大对俄法律服务力度,为企业提供经贸摩擦预警、签发涉外经贸证明文件等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并加强与对俄仲裁法律服务联盟的交流和合作,为实现中俄涉外法律服务工作互联互通提供智力支持。

    对俄仲裁法律服务联盟以“四位一体”服务体系为核心,构建跨境争议解决枢纽、风险防控智库、规则对接桥梁及法治人才基地,推出四大创新举措:统一纠纷解决规则、收费标准及涉外专家资源,实现纠纷化解提质增效;建立轮值主席机制与季度联席会议,推动成员单位协同联动;提供小额争议快速处理、跨境法律咨询热线等便捷服务,降低企业维权成本;号召成员单位上线数字仲裁系统,支持在线立案、云端庭审及电子裁决跨境送达,全面提升争议解决效率。未来,联盟将通过信息共享、联合培养等机制,陪伴企业“出海”,为中俄企业“走出去”提供全周期法律护航。

500

    随后举行对俄仲裁法律服务论坛,论坛由哈尔滨仲裁委员会、哈尔滨市法学会、黑龙江省法学会俄罗斯法制与法学研究会主办,黑龙江大学法学院哈书菊院长主持本次论坛。

    黑龙江省轩辕集团总裁薛兴发董事长做题为《以法律为锚,以仲裁为舵-我们在国际业务中的法治实践》的发言。发言以丰富的实务经验提示中俄企业对外跨境贸易过程中有关仲裁的注意事项,包括关注合同效力和仲裁条款的效力,关注仲裁地选择等。发言强调了仲裁在国际业务中的核心作用,结合企业实践经验探讨法治在跨境合作中的导航功能,提出通过法律框架与仲裁机制保障中俄商业活动的稳定性和可预见性。

    黑龙江省对俄新产业促进会陈志芳副会长做题为《着力解决法律问题,保护企业对俄贸易》的发言。发言指出,哈尔滨作为中俄贸易核心枢纽,贸易规模扩大的同时法律风险高发,哈尔滨仲裁委牵头成立对俄仲裁法律服务联盟,正是破解这一困局的关键之举!仲裁作为国际公认的高效、公正、灵活的争议解决方式,与中俄经贸合作的需求高度契合。联盟的成立,标志着我们拥有了一个汇聚中俄法律专家、整合跨境仲裁资源、提供全链条服务的权威平台。它将为企业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帮助企业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化解跨境争议,真正实现“让专业力量为企业出海托底”,促进会将全力配合联盟工作,携手筑牢企业发展的法治屏障。

    北京市京师(哈尔滨)律师事务所涉外法律事务部主任姜尧律师做题为《企业端涉俄法律服务需求一览与痛点问题解决方案》的发言。发言梳理了涉俄法律服务企业的需求与痛点,重点提出了对俄仲裁法律服务联盟将来对于企业国际投资、企业国际贸易、企业国际运输方面所能做的努力。发言强调定制化解决方案的重要性,建议整合中俄法律资源,优化跨境争议处理流程以提升服务效率。

    俄罗斯联邦政府立法与比较法研究所中国法律研究院主任维亚切斯拉夫·维克托罗维奇·谢瓦尔涅夫以视频的形式做了题目为《中俄公司合同签订与争议解决中的法律文化特征》的发言。发言指出,中俄企业合作面临法律体系差异与文化差异,为了促进合作,发言提出建立联合法律工作组、采用“调解和仲裁模式”、培养双语法律人才并关注数字合同应用等多项建议。

    东北亚法律查明中心常务副主任王佳慧副教授做题为《对俄特色仲裁服务的战略功能定位与合作机制构建》的发言。发言从新时代背景下中俄经贸投资合作对仲裁服务的战略需求、对俄特色仲裁服务的战略功能定位分析,以及对俄特色仲裁服务合作机制的构建三个部分进行专业解读,并提出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助力涉俄仲裁服务、创新仲裁规则、设立定期风险预警观测交流论坛、提高涉俄法律人才实务水平方面的建议。

    哈尔滨仲裁委员会办公室王金涛主任做题为《凝聚共识 共同打造向北法律服务新高地》的发言。发言就对俄仲裁法律服务联盟成立的背景、联盟的定位与运行机制及未来规划进行介绍。发言指出,对俄仲裁法律服务联盟的成立,既是中俄经贸合作深化的必然产物,也是新时代法治建设的创新实践,联盟以“资源共享、协同发展”为宗旨,以“专业高效、公正权威”为准则,通过资源整合与机制创新,为中俄经贸合作提供全链条的法治保障。

    此次论坛围绕企业涉俄业务实践中涉及的诸多关键法律服务领域的焦点和痛点进行探讨,提出了很多非常有价值的观点和建议。今后,对俄仲裁法律服务联盟将积极开展中俄经贸合作法治化的理论与实践分享,为推动中俄仲裁法律服务事业迈向新高度贡献力量。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