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人事大调整:45%岗位负责人重新洗牌!

500

本文由半导体产业纵横(ID:ICVIEWS)综合

38个中国区关键岗位主管将采用“重新竞聘上岗”的方式。

近期,荣耀公司在中国地区的关键岗位上完成了人员部署。据报道,中国地区关键岗位人员部署涉及38个关键岗位主管,均通过 “重新竞聘上岗” 产生。

这场调整在内部被称为“雄鹰计划”,覆盖范围包括荣耀的国内外所有员工。本次共有45%的岗位负责人有所调整,其中90后占比达到24%。

除了人事变动,荣耀还在组织架构上进行了调整。荣耀内部新设AI新产业部门,并将AI相关研发工作列为一级研发部门。

就在今年初的MWC 2025,荣耀正式公布了荣耀阿尔法战略,将投入100亿美元,通过致力于构建一个开放、共创、共享的AI终端生态系统,宣告从智能手机制造商向全球领先的AI终端生态公司全面转型。

4月消息称,荣耀已设立新产业孵化部,下设具身智能实验室、具身数据实验室、交互安全实验室、动力总成实验室、仿生本体研究实验室。在某招聘网站上,荣耀提供了机器人数据生成算法工程师、一体化关节设计师、机器人动力系统仿真工程师等多个招聘岗位。

今年以来,荣耀终端人事变动频频发生。1月27日,荣耀内部公告多项人事调整,包括中国地区部总裁职位发生变动,倪嘉悦新任新商业模式拓展部总裁,王元琳接任中国地区部总裁职务。倪嘉悦在手机终端领域有多年的工作经验,曾任华为终端中国区副总裁。而王元琳此前为荣耀终端有限公司的海外渠道部长,在入职荣耀前,担任华为中东非洲渠道销售部长。而在1月17日,荣耀终端股份有限公司便在内网发布公告称:“赵明因身体原因,向公司提出辞去CEO等相关职务,董事会经过慎重讨论研究,决定尊重赵明的个人意愿,接受他的辞呈,同时决定由李健任CEO职务。”

据悉,荣耀已经于2024年12月28日完成了股份制改造,荣耀终端公司名称变更为“荣耀终端股份有限公司”。股改完成后,荣耀将适时启动IPO流程,进一步消息将在相应的过程中对外披露。

荣耀IPO的估值也备受市场关注。去年8月,市场上曾传出一份荣耀Pre-IPO融资计划,显示该公司当时估值为2000亿元,但这份计划未获荣耀方面证实。

若荣耀成功上市,将成为继小米之后第二家登陆资本市场的国内主流手机厂商。

尽管这家以深圳国资为大股东,前华为手机的管理层操盘的国内第四大手机企业,正在为冲击上市做着准备,但根据Canalys报告显示,自2024年一季度起,荣耀的市场份额便出现了持续下滑的趋势。

BCI的统计数据显示,荣耀手机在2024年Q4只取得了第五名的市场份额,仅仅高于排在最后的Others(其他手机品牌)。荣耀的下滑势头在这激烈竞争格局中显得格外刺眼,凸显出其在市场竞争中的乏力。

去年底,荣耀前CEO赵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2021年独立以来,荣耀与华为的发展道路和方向已经明显不同。作为一个相对年轻的创业团队,我们深知,如果只是沿着华为的路径前进,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平庸。因此,我们(能)依靠的强大力量是创新能力和产品品质。我们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持续的创新,荣耀能够实现更远大的目标。”

在手机高端市场的份额抢夺上,赵明表示:“荣耀在研发上的投入强度逐年增加,2023年研发投入占到了收入的11.5%,最重要的就是要投资未来,让企业不断地成长。荣耀今天的战略非常清晰,就是战略方向上聚焦。”

而之后接任的CEO李健发布的“阿尔法战略”是一个面向人工智能的战略计划,荣耀表示将自此从智能手机制造商向全球AI终端生态公司实现转型。

据李健介绍,荣耀“阿尔法战略”共分为三个阶段,从智能手机,智慧生态系统,再到智慧世界。第一阶段针对终端设备本身的AI技术创新,第二阶段强调与行业合作建立生态,第三阶段为AGI(通用人工智能)时代有关人类文明新范式的建造。

对企业而言,AI战略是一个重投入方向。李健表示,荣耀将在未来5年投入100亿美元,与全球合作伙伴建立一个开放共创的AI设备生态。

*声明:本文系原作者创作。文章内容系其个人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与讨论,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如有异议,请联系后台。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