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不跪 美國就要讓步

作者:盧永雄,巴士的報總編CEO,全國政協委員。

500

任何关系,一昧妥协只会沉沦,支持中国不跪!

500

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2日,在白宮玫瑰園搞著題為「讓美國再次富裕起來」的活動中,宣佈向各國加徵所謂「對等關稅」。

美國搞了1個月零10日,在中國強硬反制下,宣佈鳴金收兵。

500

中美兩國在瑞士日內瓦發表聯合聲明,宣佈各自降低對方115%關稅90日,雙方一致同意建立中美經貿磋商機制,解決貿易糾紛。

回想當日美國對各國無理加徵所謂「對等關稅」之時,對中國要再加34%關稅,並警告各國不要作出反制,否則美國必將報復。

到中國加稅34%反制後,美國財長貝森特老羞成怒,大罵「中國是輸家,因為中國對美出口是美國對華出口的5倍,中國提高關稅又怎麼樣?」

但中國就是不跪,把對美關稅加到125%,而美國亦把對華關稅加到145%,兩國貿易接近停頓。

如今看貝森特當日的說話,只覺搞笑。而中國就向全世界樹立了一個敢於強硬反制美國的榜樣。

貝森特在日內瓦會談後的吹風會向記者表示,中美兩國在談判中一致認為,雙方都不想「脫鉤」,「我們進行了非常熱烈的討論,雙方都表現出極大的尊重。我們得出的結論是,我們有共同的利益,我們都對貿易平衡感興趣,美國將繼續朝著這個方向前進。」美國官員如今的表態,變得正常多了。

要了解中美的協議減了多少關稅,先要知道雙方之前加了多少關稅。

第一部份是4月2日前美國的加稅。

美國在2月4日以中國輸出芬太尼原料為由,向中國出口商品全面加徵10%關稅。中國作第一波反制,宣佈對美國進口的煤炭、液化天然氣加徵15%的關稅,對原油、農業機械、大排量汽車及皮卡車加徵10%關稅。

到3月4日,美國以中國反制為由,向中國出口商品再全面加徵10%關稅,即累計加20%關稅。

中國隨即反制,宣布對美國雞肉、小麥、玉米、棉花加徵15%關稅;對高粱、大豆、豬肉、牛肉等品加徵10%關稅。

第二部份是美國在4月2日宣布所謂「對等關稅」後。

美國先認定要加中國的「對等關稅」是34%,並是在之前加稅之上叠加的。之後中國反加美國34%。

美國又將此輪加稅一步步提升至84%和125%(在之前已加稅20%上叠加上去,所以總計是145%)。中國同步反制,也把美國進商品加到125%。

如今中美的協議先以4月2日來劃線,當日加的「對等關稅」34%各自暫時減到10%,其餘加的關稅雙方同步暫時取消,然後再在90日內談判解決。而4月2日前各自加的關稅暫時保留。

500

對中美協議可以這樣解讀:

1. 中美雙方各自減115%關稅。令附加的關稅回到比較可承受的水平,令兩國貿易恢復。

2. 美國保留對華30%關稅,但不能說中國只保留10%對美關稅,而是中國保留對美產品基本關稅基本加徵10%,但對煤炭、液化天然氣另加15%的關稅;對原油、農業機械、大排量汽車及皮卡車另加10%關稅;對美國雞肉、小麥、玉米、棉花另加15%關稅;對高粱、大豆、豬肉、牛肉等另加10%關稅,這些針對大量個別產品的加稅也同時保留。

3. 美國無論如何也要保留10%「對等關稅」,相信這是她想向各國徵收的底線。但中國爭取到同樣向美國收10%「對等關稅」,恐怕其他國家不易做到。

4. 至於中國對礦產的出口控制,在4月2日或以後的暫停,在4月2日前的繼續,即是會暫停4月2日宣布對7種中重稀土的出口管控,但之前宣布對其他礦物和原料的管控就繼續。

外界對會談結果普遍認為成果高於外界預期。

荷蘭經紀商AFS Group研究總監佩特梅薩山斯(Arne Petimezas)的評論比較精點,他認為,美國在關稅問題上的轉變令人感到驚訝,「美國對中國的關稅似乎將下降到可控的水準,儘管這是暫時。當90天暫停期結束後,特朗普還能如何可信地提高關稅呢?他降低關稅的速度比任何人想像得都要快。」

就如我在3月初引述中央領導的表態,中國要「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就因為中國足夠強硬,才有今天談判的結果。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