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航“免费降舱”始末
上周的事情了。
5月8日,博主“大熊饭局访谈录”发布题为《人在囧途》视频,称其于5月6日乘坐深圳宝安飞往上海虹桥的厦航MF8318航班,因机型更改导致商务舱降舱,上面为原视频。
不过博主视频中原话是:
“直到我收到一条厦门航空的短信,他居然告诉我:把我的商务舱,免费降级为经济舱了。”
其实后来在舆论在发酵过程中,“免费降舱”四个字一直成为网友阴阳的点——毕竟这四个字听起来确实让人不爽。
可是视频截图中的短信内容,我确实没有看到关于“免费降舱”的表述:
博主决定去找厦门航空工作人员维权,视频中可见,在乘车前往的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关于“先来后到”的问题,有位女士表示自己先叫了车,既然有规定不能超载,那自己不应当下车。而博主一开始表示:
结果又因为其他原因:
所以他就:
说实话这里看的我一头雾水,既然本来就是人家先叫的车,那你怎么能叫“让给她”呢?怎么还能如此理直气壮的“情绪失控”,还专门发出来呢?
然后,博主到了厦航柜台。而工作人员也并没有主动说“免费降舱”这么一件事,全是博主自己再说啊:
博主又问:
工作人员也回答:
我也没觉得工作人员回答的有啥不妥啊——你坚持要坐商务舱,但今天由于天气原因、机型更改,没有商务舱可坐,那免费改签,肯定没有问题啊。
然后,博主乘车去了柜台,此时工作人员正在接电话,同样是在处理一个改签问题,但是博主却认为:
这个点就很莫名其妙,大面积延误下的机场,改签柜台这里有多忙碌都不需要文字赘述,没有第一时间帮他办理,在他的理解里,就成为了“给关系户优先”。
但据视频内容,我们只是看到一位工作人员在这里办理业务,大面积延误下,哪有什么关系户不关系户呢。
博主先声夺人:“我看免费给我降成经济舱了”——就必须得强调出这个免费。
地服跟他解释:“可以改签,商务舱只有明天晚上7点25的。”
博主质疑:“不是明天早上8点有一趟吗?”
地服表示:“那个不是厦航的,改不了哦,是南航的。”
经过沟通,地服又了解了一下情况,表示旅客先要去后面柜台取消值机才行。
此时旅客情绪更加激动,在自己发的视频中也出口成脏:他妈的,操,这比挺坏啊。
然后气势汹汹来到厦航柜台,取消了值机,又气势汹汹地跑回改签柜台,当被告知8点那班没有座位后,只有9点班后,再次下结论:
最后,改签成功,住进了酒店,还抽空熬了几句鸡汤。
呃,以上就是全过程。
5月6日那天,深圳机场受雷雨天气影响,出港航班大面积延误。
博主所乘坐的MF8318航班,原计划起飞时间20:20,调时至21:15,当晚20时左右,再次延误至次日5:00执行航班,22时左右,因过站优化,将原169座飞机(含8个商务舱)调整为183座飞机(全经济舱)执行,并短信通知旅客。
其实买了公务舱——不管是因为天气原因、机械故障、航司机型调配等任何原因,被降到了经济舱,有不满情绪,真的可以理解——但博主这一系列的言论和行为吧,就总给人一种闹哄哄的感觉。
一个理性的成年人面对这种情况会怎么做呢?如果自己真的坐不了经济舱,必须要乘坐公务舱,可以。改签,并让航空公司负责当晚的住宿——事实上,厦航也是这么做的。
或者,权衡一下利弊,因为“天气”非常难说,谁也保证不了第二天是一个适合飞行的天气,万一运气不好,天气还是达不到放行标准,耽误的时间是自己的,所以,不管什么舱,能走先走,然后再跟航空公司沟通,要求其退还自己本来买的公务舱的差价。
这一点,厦航也做了。当晚旅客致电过厦航客服,客服也表示了因为机型调整,可以退差价——至于为什么要折腾旅客去找柜台,其实客服人员本意是旅客去柜台取消值机后,电话中就可以帮他改签航班,但旅客挂掉了电话,只顾着气势汹汹了。
在事件的整个过程中,厦航任何一个工作人员都没有提过“免费降舱”这四个字,全是博主自己在进行定义,这个初衷吧,不做评价。
旅客视频发布后,厦航启动了内部审查——其实我都没觉得这事有啥好查的——改签,同意了;酒店,安排了;差价,也答应退了;关系户,也是不存在的,咱不能说谁发视频谁就有理,整个视频看下来,我还是很站厦航的。
提一句为什么改签柜台一开始不想给旅客改签早上的南航航班,因为在这种局面下,厦航工作人员必然会让旅客优先改签本公司自己的,如果旅客不同意,再去协调南航能不能改,这期间是需要有一个流程的——不然就乱套了。
有一说一,在航班大面积延误的情况下,特别是这种天气原因,现在任何机场、任何航司都很难做到尽善尽美,因为资源有限、成本有限、天气还变化多端,而在机场现场的工作人员,她们也没有太多资源可以利用,更何况,他们比旅客更想让航班正点。
在整个视频里,我明白在旅客的视角中,工作人员的表现还有不够完美的地方,但同样,我也看到了自私、傲慢、以及无理。
作为一个成年人,不管有多少粉丝,不管在其他领域多么优秀,还是建议在遇到这种特殊情况时,保持成年人该有的体面。
PS,在博主后来发布的系列中,他电话录音中表示接到了厦航的电话:
我是看不出这有什么值得登门沟通的必要。相信我,过往这么多年,有太多类似的经典案例,那些人最终几乎都成为了高高在上,在航班上作威作福、自封为服务监督员的人。
来源:微信公众号“停机坪”(id:tingjiping789),作者:停机坪大表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