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上的武功秘籍,可太颠了

500

要不说国人的想象力还是丰富。

蛤蟆功、螳螂拳这种近乎消亡的功夫又被抬出来,成了新的避世神功。

抖音,成了这些武林中人的习武天地。

500

武功玄学再度流行

现在打开抖音,发现一堆人在习武。

有的在学螳螂拳。

姿势标准与否不重要,重点是要展示出螳螂的象形感。

最好能野地寒舍,或者水泥地出租屋,与螳螂的形象形成互文,加强一种神秘的避世感。

暗示自己真的学到了武林秘籍。

500

武林人不屑的蛤蟆功也被抬了出来。

清末民初的杂抄本《奇门秘籍小录》说,蛤蟆功是“小道也”,难登大雅之堂。

但是《射雕英雄传》大家都看过,形似还是比较容易做到的。

500

这些虽然抽象,但好歹存在于口传武术中,算是民间好拳,其他的,纯纯就是把功夫改造成了老年广播体操。

比如平甩功。

乍看的时候,我觉得它连功都算不上,就是站在那,前后双手甩动。

不过这种甩手还挺讲究。

先是站立甩动两次,然后微屈膝甩动一次,甩手的时候要用七分力,回手的时候用三分力。

还要摒弃杂念,集中注意力将血液推向掌心,这样手掌才会将气血压回心脏,让血液流通全身。

否则可能会血液淤堵,无法提升阳气。

500

莫生气消气操就更抽象了。

两只胳膊像波浪一样来回摆动,一边跳一边念叨“莫生气莫生气,生气容易早嗝屁”,就能够消气解愁。

使用频率根据你的生气程度而定,一遍不够跳两次,两次不够,就跳三次,一次跳够5分钟。

要是穿上古装,那气会消得更快。

亲测之后,太乙真人的道士服最适合跳消气操。

500

前段时间的八步赶蝉也是。

本身是传统武术中的轻功训练方法,古代军事战术中也有“八步追袭”,讲究的是短距爆发和灵活变向,目的是让人快速移动。

但是在他们的练功视频里,快速爆发没看到,倒是很像“被电击的青蛙”。

照我看,不仅八步之内赶不上蝉,还极容易引发人形交通事故。

500

练功一个人无趣,所以他们会一起组队。

广州就有“一起练功”活动。

不仅有官方海报,还有线下站桩教学。

两两结对,互相牵引,每次都有十几二十个人参与。

500

武功真的能打吗?

小说和电影里经常出现各种武功招式,但是在现实中这些功夫却主要是用来养生。

所以,它们到底存不存在?如果存在,到底能不能打?

其实,不少功夫都是存在的,只是没有小说里那么神。

500

拿蛤蟆功来说,历史上是真有,只不过在少林寺里,它叫金蟾拳。

也不是像欧阳锋那样趴在地上,而是在空中跳起来,然后两只手往前扑,两腿往后蹬,像蛤蟆那样同时攻击前后左右4个点。

所以,正儿八经的蛤蟆功其实是锻炼腰腹力量和全身协调性的,实战意义根本没那么强。

毕竟,实战中,哪会正好有4个敌人还正好从4个方向过来,然后距离还相等,还等我们把这个长达一秒的动作做完了还不移动?

500

轻功也是真实存在的,但它不是原地起飞,而是通过练习负重、平衡让身体变得轻盈敏捷。

舞狮子、杂技演员,还有跑酷,其实都是轻功。

500

金钟罩也是有的。

只不过在传统武术中,它属于“硬气功”,主要通过特定的呼吸、动作和意念训练,降低对疼痛的敏感性,也就是更能挨打了。

想象一下,当你把全身绷紧,力量集中的时候,挨打是不是就没那么疼了?

500

至于点穴,其实就是一种中医疗法,类似于针灸。

昏迷掐人中就是一种点穴,老祖宗发明它是为了救人的。

传入武林之后,习武之人发现,通过击打身体的某些部位,能让人产生酸痛、麻木感,进而限制住对手,因此才发明了“点穴法”。

500

想要一招制胜也不是不行,但前提是要掌握人体结构。

中医通常认为,人体有36处大穴是致命之处,也就是“命门”。

比如太阳穴、百会穴、玉枕穴。

如果快速猛烈地点击这些穴位,就可能致人死、晕、伤残。

后面不管是一阳指还是一指禅,本质都差不多。

500

其实,很多武功秘籍本身的目的就是修身养性。

比如《易筋经》,根据正史记载,这本书就是一个归隐山林的道士编纂出来的,里面主要讲的就是一些修身养性的道理和锻炼身体的方法,根本没有武侠小说讲得那么神奇。

500

真正失传的是内功?

很多人说武功失传,都是花架子没有实战技能。

其实也不能这么一概而论。

武功是分内外的。

外部主要指的是技法层面,这种很少失传,也不容易失传,因为套路是最好学的,便于留存,也便于记忆。

500

真正失传的其实是内功心法。

内功听起来玄乎,但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发力技巧,通过呼吸、意念与动作配合,优化发力效率。

李小龙的体重只有64kg,但是一拳的力量能达到157kg,一个侧踢就能把一名带满护甲的150斤壮汉踢飞老远。

而青壮男子,且常年健身的情况下,一拳打出的力量不超过50-60kg,女子不超过40kg。

也就是说,李小龙和你的武力差距,差不多是男女力量差的5倍以上。 

500

肌肉强度有限,但为什么能打出这么强的攻击力?

就像他自己说的,核心就在于发力技巧,也就是“内功心法”。

中国的八极拳曾在书中明确记载过自己的内功秘笈。

出拳时,要肩、肘、拳、胯、膝、脚部位的肌肉一起发力,让力层层传导,最后一起爆发在拳头上。

你对自己肌肉的掌控越熟练,力的传导效率就越高。

当传导效率达到极致,便可内功大成,玄功化境。

你用两块肌肉,别人用十几块肌肉,被秒杀是很正常的事情。

500

有纪录片曾经对鹰爪功进行了研究。

通过发力技巧,人的手爪,确实可以轻易撕碎对手的喉咙。

500

别看现在的太极都是老人在打,但其实它也是有杀伤力的。

真正的太极拳,可以在1cm不到的距离里,集中大半个身体的肌肉力量撞击你,类似咏春的寸劲,瞬间冲击力极大,确实可以像《张三丰》那样用肩膀把人击飞。

而且他们还有一套“气沉丹田”呼吸法,可以把降低心率10-15%,延长持续战斗时间。

500

不过咱们练功也不是真的追求格斗技巧,练老祖宗的功,能返璞归真就行。

切勿用力过猛。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