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书法靠功力,看书法却是直觉的欣赏,没有那么复杂,是很简单的一件事

【本文来自《我们的字体,问题很大?》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评论已被删除
  • 唐写经体,作为对照版看,其实差别并不明显。

    如果想达到肉眼可见的差别,要么汉代字体,要么明清字体。

    日本学(或者叫偷)中华文化最猛烈的时代就是从唐到宋。

    元代因为征倭失败,连带着也不再学元代书法。到了明代,日本已经发展出自己的文化体系,也不再学中国书法。

    所以,要比较中日书法的差异,要么看汉隶,魏碑,要么看董其昌,祝允明,要么看傅山。

    尤其是祝允明,你看他那个草书,再看日本那个“武士道草书”,

    就会发现,祝允明的草书,像生机勃勃的艾草,日本人写得草书,好像公园里大爷用拖把头写着玩的。

我不懂书法,但在网上也看过不少书法作品,传世的现世的,有名的没名的,古人的今人的,应该说是一眼可以鉴别出美丑来的。

文中所图示的“武道士书法”,一入眼就感觉整体不舒服,令人非常烦躁,丑得慌。

而我在网上看到的那些好书法,一入眼就能够感觉到美的享受,内心沉静下来,忘却身外一切事,只沉浸在这书法中,从心底里惊叹“原来汉字可以这么美”!

所以说,唐写经体绝对不会与这个“武士道书法”差别不大,应该是一眼可辨识出来的!

写书法靠功力,看书法却是直觉的欣赏,没有那么复杂,是很简单的一件事。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