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崛起存在着无法解决的结构性矛盾!

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国家,印度希望通过自我更新改造形成崛起的内部条件,已经基本上有了雏形。这表现为,莫迪政府的长期执政,以及国内稳定成为印度国民的共识。

然而,印度国内民族主义的崛起,将促进印度与邻国之间的争端,这将是摆在印度面前无法逾越的障碍。在非和平的外部环境下,印度国内的资本流入将在未来看空,特别是产业资本所要求的国内外双和平的环境,在印度不应有的野心面前,受到严重的挑战。

与巴基斯坦的竞争,应该是南亚次大陆的基本地缘政治脉络。种族,宗教纷争,以及背后大国的阴影,决定了印度的走向。印度的目标是成为中国那样的自主国家,实行以实力为支撑的自主政策,这决定了印度必须实行韬光养晦的政策,减少与大国之间的摩擦,创造一个相对和谐的周边环境,即使是短期之举,也是必要的,但是这可能与莫迪政府咄咄逼人的雄心背道而驰。

印度的崛起存在着无法解决的结构性矛盾。

公民化过程是莫迪政府在国内所推行的政策,这是打造国内和谐状态的必要条件。但印度各社会阶层的矛盾,再加上国内各个民族之间的纷争,很难将印度捏合成一个有力的整体,因此这种国内的结构性矛盾,很难造就一个强大的多民族国家。在国际上,印度希望达到中国的高度,因此目标方面两国之间必然发生重叠,而如果没有中国的支持,那么印度的工业化过程很难完成。

希望成为屈指可数的大国目标,与印度所具有的地缘缺陷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在一个中美争锋为世界运转主线的世界里,印度需要在中美之间建立微妙的平衡,就像当年中国在美俄之间维持相对的平衡一样,因为目前的形势决定了,只有中美两个国家有实力改变世界的进程,而印度离这种地位还十分遥远。

莫迪并非不清楚这一点,在中美俄三角游戏中,莫迪希望长袖善舞,因此为印度制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因此大国的雄心决定了印度不大可能完全倒向其中之一,因为印度在各个不同的层面上对中美俄形成了无法克服的依赖,而这种依赖可能成为大国游戏中的短板。

对于美国而言,印度的价值在于遏制中国,在于替代中国的可能,而印度对中国的价值可能是庞大的中国产品的市场以及投资地。这可能决定了,美印之间的战略性联盟,以及中印之间的战术性联盟。这说明在一个相对具体的议事日程中,印度无法依靠美国。

在类似于一个印巴战争的场景,印度不应指望美俄可以提供直接的帮助,相信莫迪不会幼稚到如此地步,这意味着在无法确认自己有足够的资本取得战争胜利的情况下,莫迪将会表面事态扩大。印巴全面战争并不有利于印度,因为印度的崛起的障碍,不在于与战争,而在于和平发展,唯一从战争中受益的可能是正轰轰烈烈开展关税战的美国。

引而不发可能是目前印度最好的政策。这可能是特朗普那种关税策略的另一个版本,问题的本身并不是关税,而是凭空制造的压力测试。在具有绝对的实力碾压巴基斯坦之前,印度最好的策略是谨慎应对,在战略雄心和战术策略之间缓步推进两者之间的平衡。

 talvez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