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热梗、搞抽象,AIGC如何在互联网扎根?
题图 / 比宇宙更远的地方
AI助力脑洞成真
AI成为热议话题的几年里,技术层面接连实现突破、应用范围逐步扩大,与人们网络生活的距离也在不断拉近。最明显的便是当下互联网的热点、热梗背后常常出现AI的身影。
在刚过去的4月里,就有火遍海内外的AI抽象视频“AI山海经”,大家不仅对AI生成内容接受良好,也乐于用AI实现脑洞造梗、玩梗。不难察觉到,以往总是争议缠身的AI在网络语境里,似乎正借着当下网络流行的梗文化逐步为年轻群体所接纳。
玩的是AI梗,抽象的是人
当“抽象”成为社媒年度关键词,“玩抽象”已然是每个网上冲浪选手的必备技能,而论及今年目前让大家玩得最尽兴的梗,那一定是“AI山海经”。
“AI山海经”指的是4月中旬左右,从外网流行到国内平台的视频,长相猎奇的AI合成生物与意大利语AI配音是这类视频的“核心出装”。在AI生成内容越来越拟真的当下,“AI山海经”却完全保留了AI文生视频功能推出之初的劣质感,进而生出一种难以言说的魔性,让人只看几遍就十分上头。
无论海内外的社交平台上,“AI山海经”都火得一塌糊涂,单支视频外网最高播放量突破千万,衍生二创更是数不胜数。光是念这一堆稀奇古怪的名字就能带来不少乐子,一开始比谁记得多,后来看谁念得快,现在已经演变出了各种难度的速通挑战,参与者当中甚至能看到知名韩国女团成员的身影。更有狂热粉丝为这些合成生物创建了维基百科页面,出生地、社会关系、角色经历等全都事无巨细地罗列出来。
要说最深受广大网友喜爱的二创还得是“英雄大乱斗”,也就是将“AI山海经”里的生物放到一起进行战力PK。其看点就在于视频全由AI生成,可谓是真正的“不可预测的命运之舞台”,每次对局展开都让人意想不到,搭配各路网友留下的评论和弹幕食用体验最佳。
如果现版本角色无法满足需求,网友们大可用AI打造自己心仪的合成兽加入战局,或是融合现有角色成为终极Boss“拼好兽”形态,足足要念17秒的名字彰显超强其战力。
有了AI参与,“AI山海经”相关二创作品数量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使得这场风潮持续至今并波及到越来越多圈层用户。从中不仅能感受到当下抽象文化的流行程度,也能看出年轻群体对二创内容的偏好,乐于借此对主流文化进行解构和自我表达。
不难注意到的是,网友们从这些荒诞的抽象视频里获得乐趣,同时对于作为二创产出主力的AI也都抱以开放心态面对。和“AI山海经”同期流行到中文互联网的AI伪实拍图则进一步证实了这点。
事情源于网友分享了一张由GPT-4o生成的伪实拍图,图片略带动态模糊,有着轻微曝光以及随意的角度和构图,乍一眼看与普通人手机相册里的照片并无差别,拟真程度惊人。这不仅让广大网友为时下AIGC技术进步感到震惊,也勾起众人亲身体验的兴趣。
于是就出现了为BE结局CP感到意难平的粉丝借此圆梦;也能看到王源丁真的历史性会晤;梅西和C罗和和睦睦打卡橘子洲头;“荒野大镖客”四人组和调查兵团齐聚上海滩。最离谱的莫过于,这些AI生成的伪实拍图竟然能骗过AI。
毫无疑问,这些AI生成内容能够为网友所接受并传播,成为一时间的网络潮流,关键还是万千网友运用想象力和融梗能力为之赋予灵魂和意义。而能让脑洞化为具体的图文乃至视频,将创作门槛降低到每个人都能轻而易举跨过,正是AI身处玩梗风潮中的核心价值。
当AI成为二创生产力
各家科技大厂都围绕着AI技术层面卷生卷死,但若是真看到年轻网友到底如何使用自家AI的,或许会直接眼前一黑。近些年的网络热梗传播过程中,AI“参团率”奇高。
GPT-4o版本推出后不久,就掀起一股生成宫崎骏画风图片的潮流。尽管这在艺术界招来不少反对声音,但仍有无数网友将家庭合照、社会新闻图片、影视作品截图等以宫崎骏画风重现。
再比如游戏主播“小明剑魔”创造的2025第一个抽象圣经“老爸得了MVP”,相关二创视频的AI浓度已经爆表,换脸、配音都由AI完成。但大家的注意力都在言辞尖锐、逻辑清晰的文案上,图的是各路角色化身互联网嘴替发声的畅快感。
被网友称为“宇宙级抗抑郁视频”的,抖音博主“克里西”大战豆包直播切片,已经成为各个平台抽象博主起号的流量密码。守序善良的AI被抽象人类“折磨”到“红温”,这正是网友们喜闻乐见的节目效果。
去年年内,一位海外开发者花费五分钟创建的AI梗图生成器“WOJAK MEME GENERATOR”,因生成内容网感十足迅速火遍推特。
快手旗下视频模型“可灵AI”于去年发布后,也让网友体会到一句话就让容嬷嬷和紫薇变好闺蜜、将互不相关的GIF表情包续写成小剧场的快乐。
无论AI生成二创还是纯手工二创,都避免不了版权等争议问题,但时下年轻用户以二创解构主流内容、进行自我表达已成趋势,AI的出现将其推向更高点,也正是AI技术层面不断突破,让普通人能将想法轻松化为现实。
相对的,随之出现在各平台上的AI使用教程,则指向AI正以创作工具的身份流行于互联网上,这背后潜藏的商机于大部分科技公司都是不可多得的。GPT-4o掀起的“宫崎骏风”曾实现一小时吸纳百万新用户的惊人效果,当又一场网络热潮涌来,或许就有某个不知名AI模型会被流量女神眷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