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l》观后感和摘抄

《心灵奇旅》

首先是视效,皮克斯的技术没的说,依然是天花板,哪哪都好。我认为国产视效和皮克斯的差距主要在打光,皮克斯的画面通透,有重点,很多国产动画根本做不到这一点,还有就是各种材质非常有质感,细节非常到位,给人的感觉相当舒服。

剧情方面,还不太懂随便说一点,很温馨,也有点无聊,没有反派的剧情格外难写,也很难时刻吸引人,但soul明显做到了最好,把一个平淡的故事讲的活泼,生动,真实,并且触动到了我的内心。

soul通过Joe讲了找到热爱之后的故事,当你费劲千辛万苦终于实现了梦想,热爱成了工作,你发现好像没那么热爱了,你需要日复一日的训练,演出,会变得麻木,不知所措,然后扪心自问这就是我所追求的东西吗?这值得吗?soul告诉你,每时每刻都保持passion是不可能的事情,多巴胺让你感到快乐的阈值会越来越高,这非常正常。不要管那么多,你要做的是享受当下,好好去生活。

不是每个人都像Joe那样拥有自己的spark并且坚持了下来。22没有,她把走路和看星星当做spark,但这不是,这只是ordinary life,于是22变得懊恼和失望,Joe告诉他,spark不是目标,不一定非得找到一个具体的什么东西,你只需要去好好生活。理发师喜欢兽医,但是生活所迫,去学了更快赚钱的理发,Joe本以为他会很遗憾,但是理发师并没有,不是每个热爱都得成为一生的事业才可以,他成了一名优秀的理发师,也很喜欢现在的生活。

下面是我看解说视频的摘录

Joe把成功的爵士乐家当做有意义的生活,而音乐教师当做无意义的生活,所以Joe说自己热爱的是音乐,这是骗人的,他热爱的的是成功。而成功是比较出来的,当你在高处就是成功,所以当joe只是一个音乐老师时,他认为自己的人生是平庸的,无意义的。当你打不成这个目标时就会有落差,进而贬低自己,认为自己的人生是失败的。

Joe的心里装了一个理想高处,而热爱那个高处的他,无法接受当下成为一个音乐老师的自己,Joe心中的理想高处正批判着自己的当下,高处越高,那落差越大,Joe对自己就越失望。Joe理想里作为爵士音乐家的Joe把现实生活中作为音乐老师的Joe快乐夺走了,因为那个高处,Joe闷闷不乐。

孙少平见到了大城市的繁华,回到了农村后也开心不起来,当人打开了眼界,在心里留了一座高山,人看了看那个高处,又看了看自己,那个闪耀的高处把自己的生活比得黯淡无光。许多人都向往成功的高处,也都,像Joe那样在各个领域看到让自己向往的高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走到那个高处,就像Joe儿时在父亲的带领下想成为一名音乐家,但最后成为了一名音乐教师,入股。当下这个时代,身体没受什么苦,哭的是困在身体里的我们,如果人对自己的认同是我很差,生活要怎么快乐起来呢?我们给自己创造了一个什么样完美世界,把不完美的自己放到对立面,来让自己闷闷不乐。

许多人都渴望更好的生活,有目标和追求当然是一件好事,但人如果过于沉浸在那个美好的目标和想象里,人慢慢的回连自己的当下也接受不了,常常在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落差里愤愤不平,反复用脑海里的理想高处来否定自己的当下,如果人把力气都拿去精神内耗了,哪还有力量前行呢?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人需要躺平的不是自己的身体,而是人脑子里装的想象和现实的落差。如果一个爬山的人要爬一座很高的山,人若每爬一会便望着山头,抱怨着我怎么还离那么远呢,老是看人与山的落差,怎么不会意难平呢,因为意难平,所以心不安,与其带着疲惫的精神,不如把自己放低一点,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才是最快的。不是只有在山顶才可以享受生活,人把自己的幸福放在了什么样的高山上了呢?对自己好一点,别为了到达山头一路上忿忿不平,重要的不是错过了一路上的风景 ,而是一路上忿忿不平,忿忿不平那就是痛苦本身。因为把自己落到了很差的认同中,所以叫落差,因为高处的期望没有达到,所以失了自己所望。这一高一低的落差让人不安,又因为放平了心中的落差,所以平安。

“把心里的高山拿下来,把脑袋上使的劲放到脚上”想起黄眉的一句话,“心中有放不下的偶像,便会化为修行路上无解的孽障”

这部片子不是那种看完就忘的大片,而是看完之后能让你重新看看久违的天空,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她温情脉脉地告诉你:目标不重要,要活在当下,去享受生活的每一刻吧。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