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看见劳动者绽放的光芒
盯着日历一天天倒数,期待已久的人间五月天!终于来啦!
也许你刚刚结束一段忙碌的工作或学业,正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开启五一假期——无论是独处放松、与家人团聚,还是踏上期待已久的旅途;又或许你选择坚守岗位,在劳动中书写责任。
无论何种选择,这都是属于劳动者的权利。因为劳动节的意义,是让每一位奋斗者都能以尊严的方式,享受自己创造的时光。
但你知道吗?劳动节并非与人类劳动史同步诞生,它的确立历经血与汗的淬炼。
历史的回响:劳动节的诞生
劳动节是历代劳动者以血泪抗争赢得的尊严。
1886年5月1日,芝加哥20万工人高举“八小时工作!八小时休息!八小时自由!”的标语,掀起全美罢工浪潮。经过艰苦斗争,工人们最终迫使资本家接受八小时工作制。
▲走上街头示威的芝加哥工人
1889年7月,第二国际在巴黎宣告成立,恩格斯等代表一致通过决议:将5月1日定为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节日,以纪念芝加哥工人的胜利。
▲1950年5月1日,新中国第一次在北京天安门举行全国性的庆祝“五一”节活动
在中国,劳动节的星火于1920年点燃。受五四运动影响,广州沙面租界工人发起罢工游行,揭开国内工人运动序幕。1949年12月,新中国正式将5月1日定为法定劳动节,赋予“尊重劳动,保障权益”的深层意义。
如今,“五一”国际劳动节已成为全球80多个国家共同的节日,象征着劳动者永不褪色的荣光。
时代楷模:永不褪色的劳模精神
从“铁人”王进喜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从“一抓准”张秉贵到“原子弹之父”邓稼先……一代代劳模用双手铸就民族脊梁。
▲1950年新中国首次召开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
而今,新时代的边疆大地上,这样的身影仍在闪耀——
1
帕提古丽・亚森:沙漠中的“黑玫瑰”
2005年,23岁的帕提古丽加入新疆且末县防风治沙工作站。20年来,她每日背负铁锹与镰刀,每日长途跋涉,在60℃的滚烫沙地与零下20℃的刺骨严寒中,割芦苇、扎草方格、栽种树苗。
▲图片来源:公众号@今日新疆
20年来亲手栽种17万棵树,参与建成23公里长、7公里宽的“绿色长城”,治理沙化土地13万亩,创造了治沙奇迹。
▲图片来源:公众号@今日新疆
帕提古丽在2017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2023年当选“全国林草系统劳动模范”,2024年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她的坚守证明: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每一粒沙的倔强都能孕育生命的绿洲。
2
朱开利:天山纺织的“数智匠人”
1994年,朱开利以挡车工身份进入天山纺织,夜读《毛纺工艺学》,五年磨砺成技术骨干。
2010年担任车间主任后,他将80年代老式梳毛机改造为智能系统,生产效率提升3%、工人强度降低50%,发明的“地埋式水箱液位控制装置”获国家专利。
他创办的工匠工作室培养160余名技术骨干,让边疆毛纺业在全球竞争中焕发新机。朱开利2023年入选“开发建设新疆奖章”,2024年,他摘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让边疆毛纺产业在全球竞争中焕发新活力。
▲图片来源:公众号@天山纺织TIANSHAN
3
古再丽努尔・阿布拉:雪域高原的“移动界碑”
2018年,古再丽努尔放弃城市工作,扎根昆仑山海拔4000米的边境连队。她组建“女子民兵班”,每周穿越冰河与“魔鬼小道”巡边,累计行程超5000公里。她还带头成立“牧区医疗小分队”,处理急救百余次,帮扶孤寡老人。
2022年当选“敬业奉献兵团好人”,2024年获“自治区开发建设新疆奖章”。她用青春诠释:国境线上的每一步,都是对祖国最炽热的告白。
▲图片来源:公众号@中国国防报
巡边路上,“女子民兵班”民兵护边员相互搀扶着通过山坡路段
▲图片来源:公众号@中国国防报
古再丽努尔·阿布拉(右)和古再丽·艾依迪尔
4
热合曼・艾海提:胡杨林中的“土警察”
自2009年热合曼从警以来,他扎根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胡杨林深处,驻守年均沙尘天气超300天的艰苦环境,用“土警察”的坚守诠释忠诚。
他独创“土办法”走访群众,骑摩托穿行胡杨林,没油便推车、迷路循羊道,徒步数万公里摸清辖区200余户牧民信息。
▲图片来源:公众号@平安天山
建立民情笔记解决群众用煤、救羊、医疗等难题,被赞“比儿子还贴心”。他创新生态保护机制,解救野生动物50余只、迷路游客10余人次,助力辖区发展生态旅游。
13年如一日守护边疆,获评2021年全国“最美基层民警”,以胡杨般的坚韧在沙漠中铸就“永不走的警队”。
▲图片来源:公众号@平安天山
5
巴哈义古丽・尼合买提:点亮边疆大爱的“社区女儿”
巴哈义古丽·尼合买提作为新疆吉木萨尔县满城路社区民政干部,扎根基层27年,以“民政为民”的初心点亮边疆大爱。
她将13位不同民族的孤寡老人视为“父母”,为残疾老人申请安居房,雨夜救助独居老人,捐资10万元用于助学创业。
▲图片来源:公众号@全国妇联女性之声
2017年她牵头成立“巴哈义古丽民族团结工作室”,组建8支志愿服务队,带领近2000名志愿者开展扶贫帮困活动1800余次,累计捐助物资48万元,惠及5500余名困难群众。
她先后荣获“全国民政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自治区道德模范”等称号,被央视等媒体誉为“新时代民族团结践行者”。
6
李琳:乌尔喀什尔山的“生命守护者”
▲图片来源:新华社
李琳行走在牧区出诊路上
李琳自1988年退伍后扎根乌尔喀什尔山牧区37载,成为牧民心中的“健康守护人”。
他主动请缨驻守偏远三连卫生室,克服语言障碍学习哈萨克语,骑马穿越雪山、冰河巡诊,累计行程超17万公里,救治患者超1万人次,接生300余名婴儿,挽救59名危重患者生命。
在牧民转场时搭帐篷随行“游牧”,曾雪夜车内接生、悬崖下急救,被牧民视为“亲人”。
▲图片来源:新华社
李琳(右)到牧民家中送诊
他建立健康档案,带领团队将简陋卫生室发展为现代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动了当地医疗条件的改善。
曾获“白求恩奖章”“全国民族团结道德模范”等荣誉,用半生诠释“医者戍边”精神,其事迹被央视、《人民日报》等报道,成为边疆医疗奉献的标杆。
▲图片来源:新华社
李琳(中)带着护士郑桂茂(左)为牧民做健康检查
劳动者的光芒:跨越时光的边疆奋斗史诗
当帕提古丽在沙丘插下第170001株树苗时,500公里外的棉田里,无人机正掠过滴灌管网编织的银色网格。这是属于边疆劳动者的时空交响——传统与现代的变奏中,每个十年都刻着进步的年轮。
1
2013年
筑路工张建军(原型参考《新疆影像记忆》)与工友在35℃高温中挥动铁锹,炙烤下铺设的每一寸柏油都凝固着“高温不减质量”的誓言,他们的脊梁是城市生长的筋骨。
2
2017年
艾尔肯·买买提一家(源自《地上的云朵》)在棉田里续写传奇,长绒棉与陆地棉交织的40亩棉海间,沾满晨露与星辉的双手不仅托起女儿的大学录取书,更让雪白棉朵绽放成民族团结的图腾。
3
2021年
古丽米热,这位跨越3800公里从喀什到浙江的纺织女工(取材纪录片《向幸福出发》),在织机轰鸣中编织的不只是绸缎,更是用普通话串联起的多民族姐妹情谊。
而在乌鲁木齐飘香的街巷,阿不都·热合曼将百年馕坑化作创业熔炉,滋滋作响的烤肉与创新配方,让“民族团结饭”的香气飘进千家万户。
4
2024年
《棉田守望者》里的赵强夫妇在阿克苏的棉田描绘新篇,无人机掠过滴灌管网交织的科技网格,传统农具与智能终端在此握手——200亩棉田不仅是丰收的沃土,更是边疆劳动者拥抱时代的宣言。
从2013年乌鲁木齐滚烫的沥青路开始,到2024年阿克苏的智慧棉田,十年光阴,我们看到了从手握铁锹到操控无人机的蜕变,我们见证了从棉田到织机的转换,我们跨越了街边馕坑到跨省工厂的距离,见证着新疆大地上的无数劳动者们用汗水浇灌着土地的美丽事迹。
这些劳动者以不同的姿态诠释同样的真理:每一滴坠入土地的汗水,都在滋养着民族繁荣的花园;每一条被汗水浸透的皱纹,都镌刻着时代进步的密码。
劳动之光,永远是最闪耀的边疆星辰!
五一治愈计划:在新疆邂逅诗与远方
五月是春末到初夏的过渡期,是树木变绿,鸟语花香的季节,而“劳动节”正是在这么美好的时期来临。
让人盼望更多的或许是节日带来的小长假,那么你有想好怎么让自己在假期得到放松与快乐吗?如果没有,不妨看看我们的推荐,选择一项并来一场与大自然的相遇,度过美好的假期吧!
1
赛里木湖
央视主持人撒贝宁的一句“赛里木湖你都没去过,白活了!”使很多人纷纷赶来此地,感受清澈的湖水,接受大自然的洗礼,并直呼“撒老师,我没白活!”
▲图片来源:小红书@小潘在新疆
此时的你,如果正在经历着一场忙碌和疲惫的生活,那么趁着假期立刻出发吧!给自己一个放松的空间,看着眼前辽阔的湖水,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让自己拥有满格电量,并充满继续奔赴生活的勇气。
2
盘龙古道
帕米尔高原上36公里的盘山公路,途中绕过六百多个弯道,让不少人因为那句“今日走过了所有弯路,从此人生尽是坦途”的标语,不远千里,来此打卡。
沿途中,映入眼帘的是远处的雪山,是一朵朵仿佛触手可及的“漫画云”,在此路上穿梭能更深切地体会到古道的沧桑与壮丽。在城市的车水马龙里待久了的我们,在这个小长假制定一个“逃跑计划”离开城市的喧嚣,去感受大自然的静谧与壮美。
3
喀拉峻大草原
在伊犁特克斯县有着广阔无垠的大草原,棉花般的白云像是镶在草原之上、远处矗立着雪山。
登上鲜花台,和这万紫千红共享春色,和这里的每一瓣鲜花一起迎接初夏。
我想在一大片碧绿和鲜花丛中再多的烦恼也会迎刃而解,再疲惫的身体也会得到放松。
然而,当我们与自然共处并且欣赏这些美景时最不能忽略的是背后的劳动者的付出。
盘龙古道是许多位修路工人的艰苦劳作下建成的;赛里木湖和喀拉峻草原虽是天然美景但是也离不开环卫工人的维护与管理,在他们一代接一代的守护与付出,保障着一年接一年让人叹为观止的景色。
因此在旅游打卡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保护环境,尊重劳动者的每一份付出!
尾声
说着说着五一假期就将至了,小编提前祝愿每一位辛勤的劳动者都能在春光里收获属于自己的闲暇幸福时光。
无论是坚守岗位的奋斗者,还是享受假期的休憩者,我们都应该相信劳动赋予生活的意义始终熠熠生辉——它用汗水浇灌希望,用双手编织梦想,更让天山南北的团结之花在耕耘中绽放异彩。
这个假期,让我们致敬每一份平凡而伟大的付出,共同谱写出工作与休息平衡的暖心篇章。
劳动最光荣,奋斗正当时!愿五月的风,吹来安康喜乐,载满人间烟火!!!
-END-
主 编:阿布德吾力、刘美仪
副 主 编:艾孜则、许露琪、穆尼热
版 块:生活研究所
版 主:努尔则巴
作 者:王子清、依里夏提、开迪尔叶
校 对:任慧琳
排 版:热萨来提
后 台:夏依旦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