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的高达,当代的日本和世界
最近庵野版的高达前段时间让我走进了久违的影院,而最近电视版第四集看完之后也有点想说的。
如果说电影版,或者电视版前三集,其实是以庵野秀明熟悉的“平行世界EVA”的方式来讲平行世界的高达的“世界观构建”部分,那么第四集已经开始进入在新的世界观下讲故事的环节了。
首先我承认还是有点意外的,本以为接下来会展开一个类似“高塔奇人”的,少年男女在化身高达的前辈带领下推翻暴政的故事。结果实际上看到了PTSD老兵寻求自我毁灭,你这魔女,明明是女版兰博嘛,当然最后的结局是小说版兰博的结局,就是被干掉了。
有解读说庵野这回是在“清算”旧时代的高达,对,也不对吧。
我解读的就比较直球,庵野其实是很懂自己的观众的,或者说他服务的观众一直都是一个特定时代的特定人群,尤其是日本人。当然了作品的卖相太好以至于一直都有新人不断被破圈传播入坑。但正如只有当代中国人能懂刘慈欣小说的深层含义,或许也只有了解作品同时代日本人的心理,才能看明白EVA也好,新高达也好这些带着时代特征的作品背后的意涵。否则就会陷入庵野编织的细节迷宫,觉得这人神神叨叨的说啥呢?
当然,既然是高达,那还得说回元祖高达、Z高达等这些UC世界观的老作品。
元祖高达创作于70年代末,所以一年战争发生在0079年。这是一个核恐怖下两极对抗的世界,在那个时候大家认为核战争是一个相当现实的话题,在同时代有个比高达更加“成人化”,直球表现对核战争恐怖的动画,《198X未来战争》,里面直球的表现了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场景。有意思的是,在这部动画里,在美苏双方互相使用核武器,把一系列欧洲,日本的地标炸了一遍之后,在把所有核武器最后全 发射出去,彻底毁灭世界的最后关头,苏联发生内乱,主动投降了……
不用说了,这就是当时日本的右翼作品了,毕竟当时的日本右翼是掌握政权的,所以这部动画电影的投资显然要比0079高得多,但是,作画崩的一塌糊涂,可以说整体观感还远不如作为电视动画的高达呢,充分说明花公帑做“艺术”十有八九最后就是这样的结果了。
高达比这些右翼玩意儿高明的地方在于没有把“敌人”设定成一群没有人性的杀人机器,在动画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表现普通吉翁士兵人性化的桥段,同时联邦的形象也并不“高大上”,反而是充满了对官僚主义权力斗争等等的吐槽。
现在很多人会觉得这是在“反战败”,模糊战争正义性,借幻想的战争为当年的战争洗白。
但如果我们从上面说到的这种视角看,我们应该能理解,0079不是在说上一场战争,而是再说“下一场战争”,一场可能开局就用核弹消灭世界半数人口,但双方仍然将无所不用其极的动员自己的最后一个中学生上战场的战争——当时美苏制定的核战争计划差不多就是如此。
今天我们看当年冷战当中的战争计划,会像有些人嘲笑“古人真傻啊,为什么要排队枪毙呢?”一样,觉得像是笑话。但生活在当时的人们,尤其是已经在富裕环境下生活了几十年,上一场世界大战带来的饥饿灾难都已经成了上一代人记忆的美国、苏联、欧洲、日本的人们,他们当时是小不起来的。
我们看美国的《翌日》,当中我印象最深刻的片段是电影最后,负责“指导农民克服放射尘恢复农业生产”的官员告诉农民只要你铲掉你麦田表面十厘米的土地,就可以了,然后几个农场主愤怒的摔帽子:“你知道我的土地有多大吗?而现在可没有柴油!”而在大家为了如何用人力铲掉辐射废土争论的时候,广播里美国总统正在自豪的宣称,我们已经兑现了神圣的承诺,在欧洲遭到入侵危险的时候挺身而出,使用了核武器……
这种荒唐感,可以说是当时冷战高潮时双方同样失去理智的核计划、核政策,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对民众自相矛盾的宣传——一边强调核威胁,计算每个人头上有多少吨爆炸当量;一边又大吹“趴下找掩护”,就能防范核攻击的民防宣传。
“富野电波”为什么很怪,但又很有意思,这恰恰是长期处于准战争状态下精神紧绷的人能说出来的话。一边要担心核弹真的会落下——因为当时是真的时时刻刻有人提醒你这件事;另一边又要为自己的生活奔波辛苦,可是,思考任何长远人生规划,却都避不开“无限高、无限宽的墙”(刘慈欣小说中对“死亡”的比喻)随时出现在面前的事实。
有意思的是,到了Z高达的时代,虽然现实世界中冷战还在继续,但此时的核战阴影似乎已经远没有当年那么可怕,而苏联虽然仍然坐拥庞大军力,但从经济和政治角度来说,当时其实大家都已经预见到了它将会陷入一个漫长的衰退时期。虽然解体大家可能没有想到,但当时普遍想象中的苏联可能有点类似于今天人们想象中朝鲜的状态,就那么回事吧。
所以差不多从1987、88年开始,世界已经提前进入了“后冷战”时代了。所以Z高达看起来很“后冷战”,似乎比现实早了一些。
后冷战时代的特点就是旧的意识形态话语失效,新的矛盾和灾难却继续层出不穷,而且冷战的胜利者摇身一变展示出它的反面。
至于再后面的作品,和时代主题的关系越来越差了。90年代的几部OVA很好,但其实已经和早年的UC系没什么关系,08MS的主创自己给自己做了一个设定,按照这个设定,08MS小队本身是UC0090年代拍摄的一部反映一年战争的偶像剧。
乃至到90年代,2000年,右翼主创成了UC系作品的主创,从0083中途换帅,弄上来一个右翼主创,把剧情改了个乱七八糟,后半段和前半段完全接不上,后半段开始大吹“吉翁的大义”,这就变味了。后来的一年战争密录,乃至网飞高达,可以说是真的“反战败”主题了,这是真“反战败”了。但在日本,右翼分子其实从来都是“背时代潮流而动”的一帮小丑,脑袋里能想得到的最“义薄云天”的形象,永远是一帮黑帮混混——而且还是六七十年代的黑帮混混。与现实中在东京街头开奶茶铺的黑道完全不是一回事……
高达也就那样了,庵野秀明其实从他很早的几部作品就可以看得出他对于时代的感受还是很灵敏的,今天已经有不少人在解读EVA和日本泡沫经济时代幻灭情绪的想通之处。
只不过在大家都变橙汁几十年后,庵野又重新捡起来EVA给大家再来一遍,就是EVA的新剧场版这几部,其实是怎么说呢……
幻灭感慢慢消退,经济停滞又不是经济崩溃——又或者持续性崩溃到今天大家都觉得已经没有痛感了,日子该过就过,大家都接受了自己生活的城市和三十年前相比几乎没有变化,只是所有设施都旧了,大家都接受了自己的工资没啥变化,但好像也没有出现一个面包五十万日元,几百日元还是能吃碗面,那这好像——也还行?
至少我的生活虽然一眼能望到底,奋斗也不会奋斗出什么来,但好歹我还可以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还可以梦想穿越异世界……
那就这样吧。
对生活妥协了之后就会发现世界又恢复了它原有的色彩呢。
所以当年的别扭少年终于拉起自己的结婚对象跑出地铁站,拥抱平淡无味的现实生活了。
这既是庵野秀明的个人感受,也是很多当年看EVA的人们的在今天的感受。
当然我上次说这个的时候,某位朋友在旁边阴阳怪气:“人庵野秀明可是一出道就得到业界大佬重视,操控几个亿大项目的成功人士,你个卢瑟跟他通感个毛线?”
哈,甭管咋说,庵野秀明在摆脱之前的各种负担之后,开始爱怎么玩怎么玩,弄出来的几个活儿都挺好。
这回操刀高达,其实某种意义上也是对上世纪至今的日本现当代历史的某种总结,也颇能反映今日日本的心态。
冷战胜利了吗?苏联没了,嗯,但日本怎么还没当年过得好呢?然后日本旁边怎么又崛起了一个……不可名状的……哦,是爸爸呀,可是美国爸爸还在啊?
可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我所生活的城市和三十年前也没啥变化啊,我的生活规划依然是从婴儿床一眼能看到坟墓啊,一切又有什么呢?虽然心怀梦想,可实际上只能追求小幸福,这样的生活——少年时会觉得很绝望,但如今,好像也挺好啊, 毕竟小确幸我每天都在品尝啊。
但是这一切似乎越来越不确实了,好不容易已经适应了停滞,似乎一切又要继续下滑了,这是怎么回事啊??
那艘巨大的战舰为什么停在了我们头顶啊?红色的高达是怎么回事啊?为什么我的儿子(女儿)好像和我当年一样叛逆起来了呀!?
高达这部剧目前为止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样,其实几年前宫崎骏《起风了》当中已经能感觉到了,和当年的人们一样,今天的日本又要面临新的一场风,只不过当年他们是掀起神风的元凶,而今天,他们担心的是自己会不会被殃及池鱼……这种感受,对于只关注自己生活的人们来说是没什么的,但是对于那些不幸懂点历史,看点新闻,还不幸多受了点教育因而变得头脑活络一点的人们来说,其实还真的是有种看着不确定的巨物正从水面下接近过来的感觉吧。
反正这都是日本人的心理,我们都知道这巨物其实是虎鲸,你要是人呢,咱们会和你开开心心的玩到一起,但你要是海豹,或者鲨鱼……呵呵,那你要知道虎鲸也有另一个名字,杀人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