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富通、华安合并倒计时
导语:社保年金牌照成为主导合并的关键筹码。
一场由券商合并引发的基金业变局正在悄然展开。
在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完成“世纪合并”后,旗下公募华安基金与海富通基金的整合开始进入倒计时。
4月23日,海富通基金发布公告,路颖因工作调整,于4月21日离任董事长,谢乐斌新任董事长。
谢乐斌上任后,两家基金公司的合并进程正式启动。
来自业内的信息显示,谢乐斌由国泰海通证券派驻,专门负责此次合并事宜。合并工作将分三步有序推进,今年上报方案,明年华安基金旗下产品将统一更名为“海富通”品牌,后年完成组织架构和人事的调整。
事实上,早在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合并消息发出来后,市场就推测华安基金与海富通基金合并一事,但究竟谁作为并购的主导方,市场存在诸多猜测。
根据2022年证监会发布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监督管理办法》及其配套规则中关于“一参一控一牌”的要求,一家券商只能参股一家公募、控股一家公募,并持有一张资管牌照。
国泰海通证券合并后,旗下公募布局已不符合这一要求,同时控股华安基金(51%)、海富通基金(51%)两家公募,参股富国基金(27.775%),且国泰君安资管另有公募牌照。
眼下,主导重组的天平开始向海富通基金倾斜,其持有的社保年金牌照成为关键筹码。因为按照规定,社保年金牌照名称不得随意变更,这直接决定了合并后的主体必须保留“海富通”品牌。
“如果没有这张牌照,海富通基金的股权大概率会被出售。”有行业人士表示,“但现在,它反而成了整合进程中的‘香饽饽’”。
尽管海富通基金占据牌照优势,但华安基金的公募规模体量更大。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华安基金公募规模达6860亿元,海富通基金仅有1715亿元。合并后,新公司旗下公募规模将达到8575亿元,按照现有公募规模排名计算,公司距离跻身行业前十仅一步之遥。
但合并一事远没有想象的这么简单,若合并后以“海富通”命名,华安基金需将6860亿元资产的品牌标识全部替换。产品更名需召开持有人大会,而华安旗下超百只产品均需履行这一程序,耗时可能长达一年。
更名只是第一步,后续挑战更大。
根据基金业协会数据,华安基金现有员工534人,海富通基金为351人,合并后冗余人员如何安置将成为一大看点,毕竟两家基金公司在业务上多有重合,部门合并在所难免。
合并后,两家公募如何共享投研资源、降低运营成本,并依托养老金业务拓展机构客户,都是考验操盘者水平的难点。
此外,海富通基金的固收业务是其重要支柱,而华安基金权益投资能力更强,如何平衡两者的业务侧重,也是一大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