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头告别加班的家电巨头美的,这就开始裁员了?

还记得上个月初,打工人喜出望外,奔走相告!因为一众家电巨头,科技巨头纷纷表示,要拒绝表演式上班、告别加班!「一巨头强制员工双休拒绝作秀加班,996的丧钟敲响了?」

500

甚至连加班出了名的科技巨头大疆,也开始通过HR主管到工作位赶人、甚至是断电能阻止员工加班!

其中美的更是从3月开始严控加班,规定18:20后不允许有人还在公司加班,同时禁止员工就餐后再返回工位继续加班。

500

据说,到了下班点,美的HR便开始催促各部门抓紧时间下班,该事件,那热搜是一个接着一个。

当时,小柴记得,美的各业务线的新媒体小编,那更是奔走相告,比如美的集团、美的厨热电器、美的智慧家、美的空调、美的冰箱等官方账号集体现身。

500

小编笑而不语,只是一味的刷热搜」「真不加班啊,大家说今晚下班吃什么」

500

当时同作为小编的小柴可以说对他们的开心感同身受,一起跟着他们开心。

就连方洪波也在近期和未来李斌的对谈中表示:「要不要PPT,要不要加班或者开会,这实际上是个符号,95%以上的加班都是形式主义的加班。

500

「加上现在这个世界经济环境、市场环境的变化,我们就认为今年的核心就是以简化促增长。」

这家拥有近20万员工的家电龙头企业,拒绝加班,不仅是这近20万员工的「福报」,也是上下游产业链合作伙伴员工的「福报」。

不少人喊出,巨头们带头拒绝加班,10亿打工人的命运要迎来新的拐点了!

然而,这个命运的拐点,似乎在一个半月后,对打工人来说,好像拐偏了……因为很多美的的员工,不仅不加班了,连工作都要没了。

比如,关于美的大规模裁员的话题,今日早早的冲上了某职业社交APP的热搜榜第五。

500

同时,在小某书上,也有大量疑似美的员工现身说法,表示自己已经拿到「大礼包」,首当其冲的就是应届生。

比如有打工人爆料称,近一星期内,美的裁了大批量应届毕业生,大家入职的时候说三年保护期,但约谈的时候,对这一承诺避而不谈。「招一个应届生抵十万,干了八个月裁了,失去了应届生身份,妥妥的害人」

500

「我周五被裁,没有理由,三年保护期无法回复,感觉无路可走了,维权也没用,给了N+1」.

除了应届生,在爆料中,还看到不少工龄不小的老员工,有打工人表示,四月初被通知降职,要么接受降职,要么拿钱走人,我选择拿礼包4月底走,不管怎么样,往前走……

500

还有人则表示:「被美的裁员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总感觉是在放假,可实际上,在上周五晚23:59分美的的账号被注销后,美信是上不去了,提示员工不存在,只能告诉自己,这个班就上到这里为主吧」,看的人真是满眼的心酸。

500

他同时自我安慰自己45+的年龄,第一学历中专,又是技术岗……看来和美的的缘分真的到此为止了。

我们也不难看出,这位「大龄」打工人对美的的感情很深,然而,企业面对降本增效的需求,却总会展现出冷冰冰的一面。

此外,还有笔记显示,此次美的裁员应届生和老员工都有涉及。

500

而据媒体报道,美的这场裁员大风,实际上是和严控加班的的风一起刮过来的,也就是在今年3月初。

据一位被裁的美的员工透露,美的今年的目标是缩减30000万人,目前第一波已经结束,6月份还有第二波。

500

也有内部员工爆料,这一波裁员某些部门比例极高,比如微波炉和清洁事业部,80人团队裁了近50人。

500

同时,消息还称,此次裁员冰箱事业部和研发部门是重灾区,其次工业设计、企划和用研…

而小柴检索相关的新闻,及各路消息动态发现,关于美的裁员的说法,今年以来,一直都在传,比如在年初,就有消息称,美的正在进行裁员,涉及洗衣机事业部、美的中央研究院、美仁芯片以及库卡等多个业务线,部分业务线裁员比例较高。

而美的也有多次公开回应,比如称是对业务的有序收缩。

500

另据凤凰网财经报道,对四月传出的裁员传闻,美的方面则回应:没有大规模裁员,部分业务调整和人事变动应该也都是在正常范围内。

当然了,对于一家员工规模近20万的企业来说,每天有人入职、有人离职,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次,似乎动静的确有点大,员工在社交媒体上的怨气也是肉眼可见。

500

但对于传闻中的裁员3万人等数据,目前没有办法证实,而对于美的降本增效的需求,则是特别迫切的。

3月底,美的集团发了一份致股东信,信中提到,2025年,美的要坚定落实「以简化促增长,以自我颠覆直面挑战」的经营思路。

具体的做法是,要敢于做减法,寻找简单的答案,通过对业务结构、产品类别、工作模式、组织架构等进行简化,去掉不必要、不产生价值的经营活动,将资源投入到更重要的地方

500

同时,美的集团还表示,要敢于打破结构,破坏体制,减少结构性和体制性成本。

与此同时,此外,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提出简化业务模式、出清冗余、品类简化等要求,这无疑也必然涉及到员工的变化。

公开资料显示,迄今,美的在全球拥有超过 400 家子公司、38 个研发中心和 44 个主要制造基地,员工超过 19 万人,业务遍及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海外设有 22 个研发中心和 23 个主要制造基地,遍布十多个国家。

500

而要落实这些动作,显然,对现有结构的调整也是必然,而面对如此庞杂的公司结构、体系,人员的变动则是首当其冲。

而事实上,从美的去年的一些深层次的变化,我们也就不难看出这一点,从员工数量来看,2023年-2024,美的的在职员工数量并没有明显的变化,保持在19.8万人左右。

但仔细研究发现,其母公司一直在进行人员缩减,比如过去4年,美的母公司在职员工人数从2351人降至947人,降幅接近60%。

500

而员工总数不变是因为,主要的子公司一直在扩充员工,同期,主要子公司在职员工人数从163448人增至197485人,增幅逾20%。

而这个子公司员工数量的增长,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美的扩张过程中对一些公司的并购,以及新工厂的投建,比如冰透德国库卡、日本东芝家电等。

那么换句话说,如果没有这些业务并购,美的的员工数量,其实是在缩减的。

俗话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那么和友商相比,美的的员工数量和人均贡献,到底是什么水平?

500

我们将美的与海尔等友商对比会发现,美的的员工数量远高于海尔们,仅从员工数量来看,美的在职员工超过19.8万人,而海尔、格力以及海信的员工数分别为11.2万人、7.26万人和10万人。

再来对比营收,美的去年全年营收突破4000亿,达到4091亿元,而海尔集团全年全球营收达4016亿元,非常接近。

那么对比来看,论人均贡献,海尔明显要高于美的,接近两倍,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美的的人员显得不是一般的臃肿了,那么对齐友商,也成为美的接下来的重点。

年初,美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在内部签发了一份《关于简化工作方式的要求》的文件。

500

文件提到,要简化业务模式、业务结构,如出清冗余,品类简化,SKU精简,非核心业务关停并转,聚焦核心业务与核心品类,并严控新品类的准入,而这无不都指向对人员的优化。

同时,他还表示,要换一种思维,摆脱历史负担和路径依赖,绝不能走老路,不能重复犯常识性错误,比如组织臃肿、效率低下,非核心业务肆意生长、SKU繁多。

显然,美的已经意识到了组织臃肿的问题,那么大刀阔斧的优化,也成了必然。

500

而事实上,我们将时间线拉长了来看,美的的过往中,动真刀子裁员的事,并不是没有发生过

也即方洪波2012年刚接过何享健大权后,第一件事就是砍掉了缺乏竞争力并且长期亏损、利润薄弱的业务和产品,优化冗余的组织架构和人员。

据媒体报道,当时方洪波将原有各线产品型号减少了7000个至15000个,并停止了30多个产品的运营,随之而来的是人员的大幅裁撤,缩减数万人。

而在2022年,美的再次被传出大规模裁员,有被裁员工发了一段推心置腹的留言:

500

当时,方洪波也进行了温情的回应:表示看了之后有些伤感、惭愧,但面对环境的变化美的必须要做出应对,关停非核心业务,紧缩非核心品类,优化精简组织,作出裁员决定也是非常痛苦犹豫和迟疑的……

500

而从美的近期的战略来看,在业务的调整上,这历史性的一幕,正在加速上演,而传闻中的裁员数万人会不会一起来,我们可以让子弹再飞一会。

500

只是让打工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巨头们带头告别加班给一些打工人带来的拐点,不是不加班了,而是没工作了,这就挺出乎意料的,当然,仔细一想,也是预料之中。

而当告别和加班和裁员一起来的时候,打工人接下来会面临什么,可能情况有些糟了…

柴狗夫斯基©️

作者|小柴壹号

编辑|谭松

站务

全部专栏